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衡水故城县部分村庄的来历

房庄公社故城县西北部,距县府11.9公里,总面积36.8平方公里。

房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前此处荒无人烟,房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定村名房庄。耕地1269亩,83年村民761人。

吴梧茂——据查,明崇祯元年(1628年),从山西迁来吴姓定居于此。因东距大梧茂较近,故名吴梧茂。距公社西北偏北1.5公里,耕地1853亩,83年村民485人。

衡水故城县部分村庄的来历

大梧茂——据传,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因此处种梧桐非常茂盛,故名梧茂。明末李氏渐多,故改为大李梧茂,后简称大梧茂。距公社正北偏西1.3公里,耕地2142亩,83年村民690人。

刘庄——据此村刘氏传说:该氏始祖在明正统元年(1436年),由河间府卧佛堂迁此定居,经姓氏取名为刘家庄,后简称刘庄。距公社正北偏东1.5公里,耕地1010亩,83年村民298人。

宋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宋庄。距公社东北偏北2公里,耕地1081亩,83年村民394人。

杨獐鹿——据查,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五户人家,杨姓居多,该村又南北獐鹿相距很近,冠以姓氏定村名杨獐鹿。距公社正北偏东1.4公里,耕地360亩,83年村民160人。

北獐鹿——据传隋末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的太子在此养獐养鹿,号称南獐北鹿,以后成为村庄。居北的为北獐鹿。距公社正东偏北2.4公里,耕地3077亩,83年村民983人。

南獐鹿——见上。距公社正东偏南2.1公里,耕地2095亩,83年村民912人。

魏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两户姓魏的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村名魏庄。距公社西南1.3公里,耕地1764亩,83年村民536人。

孙庄——据传,此村原名于家院。明朝末年,姓孙的由本县马厂迁入该村,于氏绝嗣,遂改为孙庄,1982年改为西孙庄。距公社正西0.4公里,耕地1185亩,83年村民383人。

东宇屯——据传,清朝中期,一户姓宇的从山西迁此定居,以姓氏定名宇屯,191年分为东西二屯,东半部为东宇屯。距公社东南2.7公里,耕地1804亩,83年村民594人。

西宇屯——见上。距公社东南偏南2.5公里,耕地2472亩,83年村民814人。

乔庄——据查,明永乐二年(1404年),乔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以姓氏定村名乔庄。距公社东南偏北4.6公里,耕地1319亩,83年村民506人。

衡水故城县部分村庄的来历

小月庄——据村东有一大月庄,距此村很近,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迁民来此后,因户数少,随大月庄起名为小月庄。距公社正东偏南4.5公里,耕地774亩,83年村民158人。

大月庄——据传,明朝燕王扫北后,此处只剩一家姓李的,那时村名叫大李月庄。后李氏绝族,其他姓氏陆续增多,故改称大月庄。距公社正东偏南4.9公里,耕地1282亩,83年村民361人。

于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移民从山西洪洞迁入,因于姓最早,取名于庄,1982年改为北于庄。距公社西南偏南3.3公里,耕地2460亩,83年村民849人。

北沙窝庄——相传,战国时期此处一片沙荒,后有人在此开垦,定名为沙窝庄,1982年更名为北沙窝庄。距公社正南偏西3.6公里,耕地507亩,83年村民147人。

鹿豕——据东汉时期此处为帝王苑囿,养鹿、豕。后迁民来此后。定名为鹿豕。距公社正南偏西2.7公里,耕地3792亩,83年村民1428人。

后吴村——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此处荒无人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一家在此定居,以姓氏定村名吴村,后兄弟俩分居两处,逐渐形成两个自然村,1960年改叫后吴村。距公社正南偏东2.2公里,耕地1367亩,83年村民424人。

前吴村——见上。距公社正南偏东2.5公里,耕地797亩,83年村民221人。

潘屯——相传,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两户姓潘的定居于此,定名潘屯。距公社东南偏南3.5公里,耕地1937亩,83年村民549人。

庙灵公社故城县北半部,距县府12.8公里,总面积28.5平方公里。

田小麻——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从山西洪洞县迁一姓田的定居于此,因土地瘠薄,就以种麻为生,而麻长的很小,人们俗呼此地为小麻,借此冠姓氏取名为田小麻。耕地774亩,83年村民517人。

新化村——据故城县志记载:隋大业年间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起兵漳南,自称夏王时其太子驻兵于此,得名太子营。清同治元年(1862年),此村形成两个自然村,因纳农业税两村时常混淆不清,于是将此村改名新化村(就是新村必有缘分招财发福、逢凶化吉之意)。距公社正北偏东3.1公里,耕地2694亩,83年村民653人。

东化——见上,东太子营改名东化村。距公社正北偏东3.3公里,耕地3455亩,83年村民1031人。

沙窝庄——据查,明永乐三年(1405年),一尹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此处多沙丘,建村于沙丘之下,故取名沙窝庄。距公社西北偏北1.7公里,耕地1544亩,83年村民491人。

马庄——据查,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有马氏从本县大杨村迁此定居,以姓取名南马家庄,清朝末年改称马庄,1982年更名北马庄。距公社正北偏东1.9公里,耕地363亩,83年村民104人。

大寒布——据传,隋末窦建德起义时,于窦堡筑宫建殿,自称夏王,吏部设在此村,称该村为大吏部。以后此村烧炭为生者渐多,遂改村名大寒布。(寒取义于白居易诗:“心忧炭贱愿天寒”之句)。距公社东北偏南2.5公里,耕地1974亩,83年村民1098人。

小寒布——据传,该村原与大寒布这一村,唐朝初期,两村分开,因村小而取名小寒布。距公社东北偏南3公里,耕地511亩,83年村民244人。

魏家院——据查,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此处是枣强县地主王印禄的庄院,一魏氏佃户在此定居,成村落后,以其姓取村名魏家院。距公社东北偏南2.6公里,耕地951亩,83年村民499人。

陶户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此村皆是刚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逃荒而来的民户,故得逃户庄,后讳“逃”字不雅,民户双以制陶器为生,遂改村名为陶户庄。距公社正西3公里,耕地1270亩,83年村民490人。

十美——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因此村有五条胡同,而胡同南北两端各修有大门,故取名十门村。而郑口北也有一石门村。清末,人们为向往未来,过好美满日子,将村名改为“十美村”。距公社正西2.4公里,耕地739亩,83年村民193人。

白小麻——据传,明朝初期,白氏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村,因此地他村皆叫小麻,以其姓氏取名白小麻。距公社西北偏南1公里,耕地1372亩,83年村民604人。

周小麻——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见上,取名周小麻。距公社西南偏北1公里,耕地1021亩,83年村民448人。

庙灵庄——据故城县志记载,此村原妙灵庄,传说明朝村中有个观音庙,永乐三年(1405年),田小麻有一卖酒老汉,担酒路过庙前,几次都撒掉,后来老汉第行至此,以酒祭之则不复撒,人们以为庙神有灵,遂将“妙”改成“庙”,故改村名庙灵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公里,耕地1585亩,83年村民728人。

碱场店——据查,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因此村大部分人练拳习武,又因在村西的官道上有几户开店的,遂取名战场店。因此村周围多碱地,清朝道光元年(1821)又改名为碱场店。距公社西南偏北3.9公里,耕地2535亩,83年村民751人。

前孟疃——据传,明景泰六年(1450年),翰林学士孟宏佩来此教学,由他命名孟疃村。后此村分成前后两个自然村,居前者则为前孟疃。距公社西南偏南2.5公里,耕地1523亩,83年村民652人。

后孟疃——见上,居后的则为后孟疃。距公社西南偏南2.2公里,耕地1336亩,83年村民523人。

辛庄公社(0点)故城县北部,距15.3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

西辛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定居,定村名新庄,后村落渐大,此村分为东西两庄,遂改为东西辛庄,此村为西辛庄。耕地1855亩,83年村民925人。

东辛庄——见上,此村为东辛庄。距公社东北1.2公里,耕地3572亩,83年村民1420人。

窦堡店——据故城县志记载,隋大业七年(611年),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起兵漳南,筑堡于此,为犄角之势,后为村落,定名窦堡店。距公社正北偏西5.9公里,耕地2812亩,83年村民872人。

高小营——据查,隋末,此地驻过窦建德的一小部分兵马,故起名小营,后高氏迁来定居,便叫成高小营。距公社正北偏东3.6公里,耕地2476亩,83年村民1048人。

孙务——据《故城县志》和《辞海》记载,隋大业七年(611年),山东农民起义首领高士达北千余从在清河起义,以高鸡泊(饶阳店一带)为根据地,曾驻兵于此,这里是高士达办理书信之所,名高邮务。后因分村,孙姓居多,故名为孙务。距公社东北偏南3.1公里,耕地684亩,83年村民270人,东靠沙河。

王务——见上,此村为王务。距公社东北偏3.1公里,耕地1027亩,83年村民537人,西临沙河。

孟务——见上,此村这孟务。距公社正东偏北3.2公里,耕地931亩,83年村民451人,西临沙河。。

东三务——见上,分村时因贾、于、李三姓居村东部,为孟务、王务、孙务三村呼应,故名东三务。距公社正东偏北3.9公里,耕地2387亩,83年村民958人。

张小麻——据张氏祖谱载明末清初,一张氏在此处为官,由北京宛平县迁家于此定居。因当地百姓皆以种麻为生,而土地瘠薄,麻长的很小,呼小麻,冠以姓氏定村名张小麻。距公社西南偏北2.5公里,耕地1106亩,83年村民509人。

侯庄——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瘟疫流行,有一叫侯白马的幸免染疫,故以姓氏定村名侯庄,因青罕有一侯庄,1982年更名北侯庄。距公社西南1.2公里,耕地326亩,83年村民171人。

李仙寨——据传,明朝此处有一穷人李拐子,颇有智慧,很象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成村落后,人们便把此处叫李仙寨。距公社正东偏南2.1公里,耕地2882亩,83年村民840人。

东孙庄——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孙姓一家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经姓取村名孙庄,1982年更名东孙庄。距公社东南偏北3.2公里,耕地1884亩,83年村民700人。

万小麻——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万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此占产立庄,以临村的小麻再冠以姓氏命村名万小麻。距公社西南偏北3.6公里,耕地2472亩,83年村民1179人。西临沙河。

牛卧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一牛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此处原有一大沙丘,形似黄牛伏卧,冠以姓氏定村名牛卧庄。距公社正南2公里,耕地4044亩,83年村民1348人。

崔庄——据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崔、贾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居住,以姓氏定村名崔贾庄,后贾姓渐无,故改村名崔庄。距公社东南偏南3.4公里,耕地2257亩,83年村民789人。

东高庄——据此村原庙内钟文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高氏定居于此,以其姓氏定村名高庄,1982年更东高庄。距公社东南偏北3.8公里,耕地1065亩,83年村民397人。

北官庄——据传,明朝初期,此处是官府的庄园,故名官庄,因骑马寺村南有一南官庄,此村居北为北官庄。距公社西南偏南3.9公里,耕地3583亩,83年村民1421人。

夏庄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县政府20.9公里,总面积40.7平方公里。

夏庄——据故城县志,明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所立夏公墓碑文载:该村夏光显教学山东潍县,其弟子有三进士,于是夏公位冠儒林,声施后世,为纪念夏光显,故取名夏庄,耕地4604亩,83年村民1949人。

丁庄——据查,元朝此处茂林蔽天,时有野兽出没伤人,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有丁氏父子设机捕兽,遂称这里为丁家寨。后改名丁家庄,于解放初期简称丁庄。距公社正北偏西4.8公里,耕地1870亩,83年村民772人。

瑞谷村(张庄)——据查,明朝初期该地有个赵氏官宦人家,在家门旁石头下掘出一本农事书。此家按书上技术种谷,谷生二穗,因厅呈于官府,遂赐名瑞谷村。1956年因该村张氏渐多,更名张庄。1982年恢复历史村名瑞谷村。距公社西北偏北4.1公里,耕地1202亩,83年村民494人。

马庄——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马氏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地定居,故以姓氏取村名马庄,1982年更名为东马庄。距公社西北偏北4.1公里,耕地2370亩,83年村民940人。

小沼村——据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此村建龙王庙碑文载:此地是一片沼泽地,芦苇丛生,丁家寨时常来人捉虾捕鱼,后相继有人迁此定居,取名筱沼。后人便于书写,遂改为小沼。距公社正北4公里,耕地2387亩,83年村民1114人。

小化村——据查,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前此村名二十里铺,因距故城县衙二十里而得名,后人为效大化村名,遂改村名为小化。距公社正北偏东3.3公里,耕地3048亩,83年村民977人。

滩头——据查,此地低洼易涝。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故城东运河决口,洪水冲击泥沙于此,水过后山西移民迁此,居住在戈壁沙滩,遂取名滩头。距公社东北4.5公里,耕地2136亩,83年村民734人。

坟台——据传,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故城岳王庙东运河大堤决口,洪水淹没村庄,唯村南坟堂高台未淹,故取村名坟台。距公社东北偏南4.9公里,耕地3011亩,83年村民1247人。

刘庄——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刘氏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立庄定居,以其姓氏取村名刘庄。1982年更村名庄子刘。距公社西北2.7公里,耕地540亩,83年村民165人。

大化村——据查,元至正四年(1344年)某僧到此,众仰其教,捐款建宇。为纪念此事,取村名大化。距公社正北偏西2.4公里,耕地2708亩,83年村民867人。

河沟村——据查,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故城岳王庙东运河大堤决口,为防洪水在村南筑一大坝,洪水沿此流向东方,冲一大沟,后人居住沟旁,定村名为河沟。距公社正北偏西2.9公里,耕地2132亩,83年村民1115人。

王桑营——据传,此村原名王合村,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疫病流行,大部分人染病而死,故称亡庄。后人讳“亡”字,1942年为和村东曹桑营呼应,改王桑营村。距公社东北偏北2.3公里,耕地478亩,83年村民180人。

曹桑营——据传,清朝末年,此处是地主曹氏的桑园,佃户在此居住,定名曹桑营。距公社东北偏北2.7公里,耕地346亩,83年村民143人。

丞相营——据县志记载,元朝末年,丞相也速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取名丞相营。距公社东北偏南3公里,耕地650亩,83年村民177人。

杨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有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其姓氏定村名杨庄,1982更名为东杨庄。距公社东北偏南3.3公里,耕地441亩,83年村民152人。

型谷庄——据查,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邢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其姓氏取名邢家院。后邢氏族绝,改名邢故庄,清朝末年改称型谷庄。距公社西北偏南2公里,耕地3659亩,83年村民1104人。

徽王庄——据县志载,明天顺元年(1457年),赐王子见沛在德、故一带,名徽王庄。成化元年(1465年),徽王封赐为庄名。距公社正东偏北2.1公里,耕地3649亩,83年村民1134人。

龙凤店——据县志载,徽王赐名冷饭店。据传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徽王带娘娘到其庄园巡视时,曾在此处吃一顿冷食,赐庄名冷饭店,后人又寓龙凤呈祥之意,更村名为龙凤店。距公社东南偏南1.2公里,耕地2185亩,83年村民583人。

罗小营——据传,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此地成为罗姓地主的庄园,后佃户渐多,发展成村,并取名为罗小营。距公社东南偏北3公里,耕地1687亩,83年村民634人。

小屯公社(0点)故城县东北部,距17.9公里,总面积26平方公里。

小屯——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村原叫南兴庄,因被河水淹没后,仅小部分村民返回,故改叫小屯。耕地1854亩,83年村民836人。

北袁庄——据袁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太学生袁筠奉旨在故城城北建袁家庄,帮名北袁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8公里,耕地1321亩,83年村民375人。

小文庄——据传,此村原名秘家院,清朝中期,给秘家种地的文姓几家在此落户,因村东有一大文庄,故名小文庄。距公社西北偏北3.2公里,耕地859亩,83年村民253人。

北郭庄——据传,清初从郭庄、陈庄迁姓郭的定居于此,取名小郭庄。为区别于村南八里的郭庄,1958年更名为北郭庄。距公社西北偏南2.4公里,耕地270亩,83年村民97人。

大文庄——据传,清顺治元年(1644年),文姓从他乡搬迁于此,以姓氏取名文庄。后为与小文庄区分,故改大文庄。距公社西北偏北2.3公里,耕地1362亩,83年村民468人。

十里铺——据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这里有几家店铺正处在故城通往景州的官道上,又因距故城县衙十里,故取名十里铺。距公社正北偏西1.6公里,耕地3197亩,83年村民1318人。

何庄——据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何氏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定村名何庄。距公社正西偏北3公里,耕地4170亩,83年村民1406人。

陈庄——据陈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九年(1411年)十月,陈宗敏奉旨来河间、景州、故城巡视,驻于此地,以姓氏定村名陈家庄,后简称陈庄,1982年更名东陈庄。距公社正西2公里,耕地1069亩,83年村民396人。

复立村——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慕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取名为慕庄。1942年日寇侵华时把村烧为废墟,1946年重建家园,建立新村,改名为复立村。距公社正西偏南1.8公里,耕地401亩,83年村民138人。

桑塘——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桑姓从山西迁此后建一祠堂,故称桑堂,后雅化为桑塘。距公社正西偏北0.6公里,耕地832亩,83年村民413人。

胡别王——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胡中原一家,因此地是一片旧窑洼,冠以姓氏定村名胡窑洼。清乾隆南巡返京路过这里,村民送别讨封,赐名胡别王。距公社东北0.5公里,耕地1170亩,83年村民597人。

裴别王——见上。距公社东南偏北1.3公里,耕地1862亩,83年村民596人。

贾别王——见上。距公社正东偏北1.3公里,耕地1839亩,83年村民582人。

南郭庄——据郭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郭敏次子从本县北岭踪迁来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郭家庄,为区别于村北八里的小郭庄(今南郭庄),1958年改为南郭庄。距公社西南2.4公里,耕地467亩,83年村民141人。

周庄——据县志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尚书周世选在此居住,故取名周庄。距公社西南1.8公里,耕地1064亩,83年村民363人。

芦庄——据查,明末清初时和二屯同为一村,住在河圈内,由于河水泛滥成灾,迁至堤外,当时此村在二屯西头,所占土地指尖德州纪庄芦家的庄田,遂取名芦庄,但仍和二屯为一个行政村,至1946年始与二屯分开,沿用旧名芦庄,1982年更名东芦庄。距公社正南偏东2.4公里,耕地1218亩,83年村民663人。

二屯——据传,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运河沿岸设立108屯所,为囤粮歇兵之地,因二屯是德州营第二屯所,故此得名二屯。距公社东南偏南3.1公里,耕地2644亩,83年村民1514人。

衡水故城县部分村庄的来历

原隰公社(新崔庄)(故城县西北部,距10.8公里,总面积36.7平方公里。

新崔庄——1956年,前崔庄姓崔的迁此居住,故定名新崔庄。耕地539亩,83年村民245人。

饮马河——据传,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时,曾在此村村北河边饮过马,故取村名饮马河。距公社东北偏北2.4公里,耕地1344亩,83年村民327人。

后崔庄——此村位于清凉江东岸,崔氏居多,相传,明朝末年,村中河里有一桥,名崔家桥,桥边村为崔庄。后来分为前后二村,此村居后,名后崔庄。距公社正北偏西0.6公里,耕地1071亩,83年村民490人。

前崔庄——见上。距公社正北偏东0.5公里,耕地510亩,83年村民282人。

西原隰——据传,明朝初,此处为一片碱洼地,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有人定居于此,建村称原隰,而后在村东又建一原隰,此村居西,名西原隰。距公社正南0.5公里,耕地1093亩,83年村民400人。

东原隰——见上。距公社东南1.2公里,耕地1346亩,83年村民428人。

小李庄——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有李氏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起名李庄。后来二人不和,兄长迁到东边,弟弟住在西边,名小李庄。距公社东北偏北1公里,耕地1290亩,83年村民618人。

大李庄——见上。距公社东北1.4公里,耕地1033亩,83年村民389人。

杨福屯——据查,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疫病流行,全村只有杨福祥一人免于死亡,后又建村称杨福祥屯,以后改为杨福屯,相沿至今。距公社正东偏北1.9公里,耕地1878亩,83年村民570人。

新田村——1956年秋,卫运河在临清南决口,洪水过后,庞田村十六户居民搬迁于此,另建一村,名新田村。距公社西南3.5公里,耕地248亩,83年村民125人。

后土营——据出土碾磨、锅灶遗址考证,春秋战国时期此地驻扎过军队,共建前后东西四个土营,现只有两个土营,此村为后土营。距公社西南偏南2.2公里,耕地1102亩,83年村民444人。

前土营——见上。距公社西南偏南2.7公里,耕地2407亩,83年村民961人。

西牟村——据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战乱过后,此村只剩下一户姓王的未被杀害,起名朱家大庄。明朝末年从外地又迁来部分住户,朱氏嗣绝,遂改名西牟村。距公社正南偏东1.7公里,耕地2436亩,83年村民929人。

东牟村——据传,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有一尚书路过此村,命名东牟村。距公社东南偏南1.8公里,耕地1685亩,83年村民490人。

白佛寺——据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在村西有个大寺院,院内有个汉白玉佛像,故名白佛寺。1965年“四清”时,大搞破旧立新运动,故改为建新村。后群众叫建新不习惯,仍称白佛寺。距公社西南偏北6.7公里,耕地2410亩,83年村民1369人。西临清凉江。

庞田村——此村与陈田村本为一村,至清末庞氏户族发达起来,始建庞田村,相沿至今。距公社西南偏北5.1公里,耕地715亩,83年村民282人。

车田村——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年),一车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定居,冠以姓氏定村名车田村。距公社西南偏北5.3公里,耕地1162亩,83年村民466人。

张长林——据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张姓一家从三河县前曹村迁此定居,因此地树林茂盛,完以姓氏定村名张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4公里,耕地1096亩,83年村民360人。

陈田村——据传,元朝一户姓郑的从浙江迁此定居种田开荒冠以姓氏定村名郑田村,至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又从冀州迁一户姓民法的,遂把郑田村改成陈田村。距公社西南4.7公里,耕地872亩,83年村民355人。

李长林——据传,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李义由三河县北曹桥迁此定居,此地树木长势旺盛,冠以姓氏定村名李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2公里,耕地2763亩,83年村民1280人。

王长林——据查,明永乐年间,王氏从三河县前曹桥村迁此定居,当时这里树林子旺盛,定村名王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4公里,耕地1618亩,83年村民555人。

赵长林——据传,明朝末年,由李官屯迁来一户姓赵的与三个长林为邻,故定村名赵长林。距公社正南偏东3.6公里,耕地463亩,83年村民116人。

张田村——据查,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一户姓张的定居于现村东沙河边,名张田村,后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后,仍袭原名张田村至今。距公社西南7.3公里,耕地1435亩,83年村民791人。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075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