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冯、陈、褚、卫四个姓有福了,快来接福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农历九月十四丁酉年 【鸡年】庚戌月 癸巳日

宜 忌

会亲友 出行

嫁娶 祈福

订盟 安葬

纳采 作灶

纳婿

又到《百家姓故事》系列故事讲解时间了,由于很多的朋友私信小明,说每天一个姓氏太少。所以今天开始小明会小段,小段的讲解。谢谢大家。那么直奔主题,今天就来聊一冯、陈、褚、卫,大家快来接福。

冯、陈、褚、卫四个姓有福了,快来接福

福到!

冯:不忘先祖的荣光  冯姓的一支来自于归姓。尧舜时东夷中有一支归夷,其中有一个旁系叫做河伯族,夏朝帝芒时出了一位领袖叫做冯夷,他的后人建立了冯夷国。周初时冯夷国裂解为三个小国,其中一个就叫冯。这三个小国都并入了周朝,他们的后人就以故国为氏,冯国后人就姓冯。春秋时代,郑国的冯简子就是这一支的著名人物,据说他能断大事,郑国国君在重要的事情上都要和他商量。

  冯姓另一支则来自于姬姓的毕公高(记得吗,他也是一支“王”姓的始祖)。毕公高的爵位没有传延下来,后来很多成了平民。到了春秋时代,毕公高的后代中一个叫做毕万的人想要投奔晋国。毕万辅助晋国国君开疆扩土,他能征善战,奋发图强,立下很大功劳。晋国国君晋献公很器重他,就把他封在了征战中得到的魏这个地方。当时,晋国的神算子卜偃预言:“毕万的后代一定会昌盛。万,是满数;魏,是大名(古时魏写作“巍”,高大的意思);以这里作为始封地,上天已经启示预兆了。天子主天下,称兆民;诸侯主一国,称万民。现在把这个叫“魏”的地方封他,他名字里又有“万”这个满数,所以一定会得到民众的。”后来,毕万的一个旁系的孙子叫做长卿,又被封在了当年冯简子留下的冯城,于是,冯长卿的后人也就以“冯”为姓氏了。

  毕万虽然已经不再是王公贵族,但是,他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先,不忘自己的身份,始终怀有一个宏大的志向,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冯、陈、褚、卫四个姓有福了,快来接福

陈:义门陈氏的故事  陈也是一个来自地名的姓氏。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他们的后代其中一支姓妫。到了周武王的时候,武王把大女儿嫁给了妫姓的一个后裔妫满,妫满封在陈(河南淮阳)这个地方,死后谥号陈胡公,后代就姓陈了。

  这里讲一个很著名的陈姓家族,这个家族被称为义门陈氏。唐朝的时候,一个叫做陈旺的人按照祖父的要求,把家迁到了现在九江一带的地方。这一住,竟然就是好几百年,而且最奇的是,几百年这个大家庭没有分家,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全家3900多口人,几千人的家庭非常和睦,长幼有序,被历代皇帝当作传承孝道的样板家庭。陈家吃饭的时候都要同时开饭,每次吃饭都要300多桌。更有趣的是,他们家的狗也都是住在一起的,吃食的时候也是一同吃。

  后来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包拯和文彦博建议皇帝应该给这个庞大的家族分分家了,让他们分散到全国各地去,为各地百姓做出奉行孝道的榜样。陈家当然是很不舍得一家人分开的,但是皇帝下了命令,就必须分家了。同时,陈氏家族的人也认识到,如果能把义门陈氏的好家风传下去,那么即使分散各地,也像是聚在一起生活一样。大家庭虽然分散了,但是心还是聚在一起的。此后义门陈氏遍布全国各地,有了“天下陈氏出义门”的说法

  义门陈氏这么大的家族,该怎样进行分家呢?当时全家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祖堂的一口大锅高高的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落下,然后数一数碎片的数量。最后一清点,共有291块碎锅。于是,最终就确定把整个家庭分为291个庄子,分散到全国各地去。

  就这样,义门陈氏在各地生根发芽,而且在自家的门首,挂上一个写着“义门”的灯笼,表示自己是从当年那个3900口的大家庭走出来的,永远怀念曾经的大家庭。

冯、陈、褚、卫四个姓有福了,快来接福

大口的锅

褚:心中有杆公平秤  今天讲到的这个姓是“褚”。这个姓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周代的时候有褚地,这里的人们的后代就姓褚了。还有一种来源,是指官职。从官职的角度来看,褚姓是来自于子姓的。还记得前边讲到,什么人是子姓吗?——是商朝的后代。商朝被周武王灭掉之后,原来的商人很多封在了宋国,因此宋国的人是子姓的。这里要讲到的这个人就是宋国国君宋共公的儿子子段的事情。

  公子段当时做了这样的一个官职,叫做褚师。褚师是干什么的呢?我们可以从“褚”这个字来猜一猜。这个字是“衣”字旁的,是不是跟衣服有关系呢?的确是这样。这个官职要做的事情就是拿着尺子之类的东西,到市场上去量一量商家出售的布料尺寸够不够,看一看质量好不好。当然,这个官职不仅仅是管布匹的事情,其他的商品缺斤短两了、质量不过关了,褚师也要出面来进行管理。

  能够从事这样的职业,最重要的是公平。不然的话,哪个商户给他点好处他就偏向哪一家,这样就不会拥有公平,商户就不会好好做生意,而是把心思用在怎么讨好这个管理市场的官员身上了。而公子段很有才干,办事也很公平,市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公子段被人叫做褚师段了,也就是用他的官职来代替他的称呼了。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也就改姓为“褚师”了。渐渐的,“褚师”这个姓简化成了“褚”,也就有了现在的“褚”姓。

  褚姓不是特别常见,但是名人还不少呢。汉代的时候有一个叫褚少孙的,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经注释、补写过《史记》。我们现在知道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同时也不应该忘记褚少孙这个人。再有更著名的,则是唐代的书法家褚遂良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在用他的字做范本来练习呢。

冯、陈、褚、卫四个姓有福了,快来接福

卫:周公的忠告  卫也是来自于姬姓的。前边我们讲过周公旦平定武庚、管蔡叛乱的事情。自那之后,周公在商朝原来的首都殷墟一带建立了卫国,并把最小的弟弟康叔封到那里。康叔及卫国的后人,也就有了“卫”这个姓氏。

  周公在派康叔去卫国之前,他担心康叔的年纪太小,缺乏统治的经验,就反复告诫康叔:“你一定要找到原来的殷朝有才能、品德好、有威望、有经验的人,好好向他们学习,了解殷朝兴衰的成败的历史。同时,你还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周公还告诫康叔,商纣王最后的灭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过度饮酒,过度享乐。他成天一副醉醺醺的样子,又怎么能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呢?周公告诫年轻的康叔不可过分饮酒,更不能因为喝酒耽误了正事。商代的时候用青铜器喝酒。据现在科学考证,青铜器与酒精接触,产生的是一种有毒的东西,能让人产生幻觉,逐渐搞垮人的身体。商纣王也有可能是中了这种毒,才会醉得非常严重。

  周公还用木匠做木工活的道理来给康叔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工匠做木器,一定要用到规和矩。规是测量圆形的工具,矩是测量方形的工具,没有它们,做出来的东西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我们现在还用“规矩”来说明行为的标准。周公告诫康叔,要树立好治理国家的规矩,也就是各种行为的标准,让人们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使百姓相互和睦,生活安定。

  卫康叔听从了周公的忠告,果然就把卫地治理得非常好。后来,周公辅佐的周成王成年即位后,还任命卫康叔作为周王朝的司寇,也就是掌管刑狱的官职,还赐给他很多的宝物,用来表彰他的德行。(2014年5月21日)

蒋:坚守内心的信念

  蒋姓重要的一支也来自姬姓封地,而且和上次讲“卫”姓时提到的周公旦有关系。周公平定叛乱后,把自己的三儿子伯龄封到了蒋(今河南淮滨)国。春秋时,蒋国被楚国灭亡,后人就姓蒋了。

  此后很久,蒋姓中没有出很有名的人,直到王莽取代汉朝建立新朝后,出现了一个有名的姓蒋的的隐士,叫做蒋翊。蒋诩认为自己是汉朝的人,不愿做新朝的官,于是就回到家乡,用柴草堵上大门,不再轻易出门。他住的房子周围有三条路,除了自己走的一条外,还有两条是留给另外两个他很敬佩的隐士朋友求仲、羊仲的,蒋翊只与这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古人称小路为“径”,这三条路就叫“三径”,后来专门指隐士住的地方了。后来,很多坚持自己信念的隐士,都提到过“三径”。比如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就写过“三径就荒,松竹犹存”的句子。后来,汉朝终于又掌了权,蒋翊的孙子蒋横则继承祖父的志向,做了汉朝的大将。但不幸的是,蒋横却受到了冤枉,被处死了,为了不受到牵连,他的九个儿子逃到了各个地方。当时很多人都在为蒋横抱不平,汉光武帝终于重新查蒋横的案子,才发现是大冤案。皇帝当然是很后悔的,但是蒋横已死,不能复生。于是,皇帝就把蒋横逃到各地的儿子就地封侯,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门九侯”,堪称传奇。

  而传奇还在继续。九个兄弟中,有一个叫做蒋澄,定居在宜兴,后代曾经牵走。几百年后的唐朝,蒋澄第31代孙蒋乂又从河南迁回宜兴西乡的蒋宅村。蒋乂悟性很高,过目不忘,读书很多,培养的孩子也非常出色。后来,蒋乂的五个儿子蒋係、蒋伸、蒋偕、蒋仟、蒋佶竟然都做了刺史,被称为“一门五牧”。

  这传奇的背后,是对先祖那种忠诚、坚守精神的继承。这种精神让一个大家族虽经历灾难困苦,反而更加旺盛。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136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