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倪姓为上古帝颛顼之后。春秋时,邾文公次子邾友封于郳国,其后裔便以郳为氏。战国时,改郳为兒。东汉初年,兒宏辅佐光武帝征蛮有功,遂加人于兒为倪。倪氏世居山东千乘,有双阙倪氏之称。汉代有倪宽家贫行赁于人,劳作时带经而锄,后官至御史大夫,故倪姓多以“经锄堂”为堂号。
余姚倪姓主要聚居于城区及梁弄镇,分属姚江倪氏和贺溪倪氏两大支,皆源出湖州吴兴。据浙江余姚市公安局2012年6月统计,全市有倪姓4414人,居各姓人口第52位。
贺溪倪氏始迁祖倪侅
其中上虞贺溪倪氏支脉发祥地位于山东千乘,即今天的山东省广饶县。汉代时的御史大夫倪宽,带经而锄,所以,后来倪姓后裔堂号称“经锄堂”。倪宽被后世尊为倪姓始祖。
到宋朝时,有一位朝议大夫倪侅。倪侅,字文载,随南宋高宗皇帝南渡,后任绍兴知府,皇帝御赐虞东贺溪为其封地,倪侅就是上虞贺溪倪氏的始祖。文载公生二子,长子倪忠由贺溪而迁横山,即现在上虞小越倪梁村,为横山支始祖。次子倪愈,官至天台主簿,仍居横路贺溪。后世又陆续迁到梁湖花浦,丰惠南岙,永和里陈,陈溪小陈上倪,余姚黄家埠干墩等地,逐渐形成八个支脉,散居于上虞,余姚两地。
贺溪倪氏耕读传家,廉明慈惠,精忠报国,代不乏人。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十五世孙倪元璐。倪元璐的曾祖倪铠,祖父倪应蕲,父亲倪冻祖孙三代均以德行高尚入祀乡贤祠,后再加倪元璐及其弟倪元珙,其子倪会鼎,倪氏接连五代入乡贤祠。
贺溪倪氏后裔中最著名的首推横山支十五世倪元璐。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别号園客。明天启壬戌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日讲春坊中允,国子监祭酒,兵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崇祯甲申殉于国难,南京弘光朝追赠光禄大夫、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顺治十年(1653年)追谥文贞。倪元璐与曾祖倪铠、祖父倪应蕲、父亲倪冻,四代皆以德行高尚入祀上虞乡贤祠,举世罕见。
贺溪倪氏宗祠原仅三楹,自清廷追赐倪元璐“文贞”后,散居上虞、余姚各地的八支族人便筹款加以扩建,在旧上虞东部各姓宗祠中号称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宗祠座北朝南,前进五开间,正门悬“倪氏宗祠”匾。东首侧门上书“贺溪东来”,西首侧门上书“蟠山大雅”。蟠山即蟠蒉山,又名王蛇山,倪侅与赵氏郡主合葬于此。穿过正门,大天井左右厢房各三间,朝北建有戏台,可容千余人看戏。正堂高悬圣旨匾,匾约高1.5米、长2米,红底金字,正中上方书“旌忠”字样,旁有数百个小字刻录顺治皇帝圣旨。正堂柱子上均有楹联,其中一联为“颛顼分支历邾邦汉相而代著名臣欲思裕后光前務遵往训,岱青肇跡传锦山贺涧以崛兴甲族留念同源合派力振来猷”,简要概括了贺溪倪氏的族史。惜宗祠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拆,惟留下一棵需数人合抱的古樟树供人凭吊。
贺溪倪氏宗谱始修于元至正丙午年(1366年)。今存民国二十年(1931年)六修本《上虞贺溪倪氏宗谱》十八卷加首末各一卷,共十二册,藏浙江图书馆。谱中有宋太祖御颁《倪氏世谱》、宋绘院供事崔白所绘倪氏历代先祖画像并存御像赞、倪元璐年谱、全祖望撰《明太保倪文正公祠堂碑铭》、黄道周撰《倪文正公墓誌铭》、倪元璐撰《江塘王公祠碑记》等史料,弥足珍贵。
姚江倪氏迁姚始祖倪思,字正甫,号齐斋,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致仕后自湖州吴兴迁居余姚,住武胜门内“雪昼堂”,卒葬贺溪之南籁山(此贺溪非梁弄贺溪,在今余姚城东穴湖)。姚江倪氏后裔中最著名的当推倪宗正。倪宗正,字本端,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迁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正德年间,以言事廷杖,贬太仓知州,累官至南雄府知府。后告假回籍养伤,在“雪昼堂”东翻建新楼,取名“清晖佳气楼”,与王阳明出生地“瑞云楼”隔碧溪河南北相对。卒赠学士,谥文忠。撰有《倪小野集》22卷。今嵊州、新昌境内,也分布有姚江倪氏后裔。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417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