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故宫日历》原来这么有来历

文/姚峥华

《父亲的声音》为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朱传荣怀念父亲之作。

书中怀念父亲,同时也怀念父亲的友朋,如马衡、启功、王世襄、吴仲超、那志良、冯华等诸位先生。

《故宫日历》原来这么有来历

《父亲的声音》 朱传荣 著

朱氏一族,文脉流传清晰,单与故宫博物馆的渊源,从祖父,到两位大伯,到父亲朱家溍先生,都与之有密切的关系。父亲朱家溍先生将所收藏的金石碑帖古籍善本大型木器全部捐赠给了国家。

这本书以从事文物工作的各位先生为点,以故宫为背景,以朴素的语言,围绕着文物、文人、文化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像散文,像回忆,又像是家常的闲聊,读起来眉目清楚。

其中有一篇《冯华先生》,朱传荣说,知道冯华先生的人很少,父亲生前屡屡念及。入此集是为了不了解冯华先生的人,也为父亲。

我对这一篇格外留意,是因为《故宫日历》。

近年来,这本日历影响日隆,也带动了整个日历书的出版风潮。我记得多年前在故宫出版社见到日历的编辑王冠良,她提到朱传荣老师。

朱传荣是故宫出版社的资深编辑,1994年她编辑了冯华先生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索引》,该书由父亲做序,朱家溍在文中评价冯华先生对古代书画的熟悉程度真可称为是一部活的书画目录。由此她开始接触并熟悉冯华先生。

朱传荣在文章中写道,冯华先生1930年进入故宫,是朱家溍兄长辈的同事。三反时,因他给美国收藏家福开森编过收藏目录,被问到文物下落,便说是福开森带到美国去了,他交上一份材料,里边列了一些明清小名头画家的作品。没过关,于是冯华先生又增加了些大家的名字。还是没过关。他又增加了宋元朝代的画家名字,还是没过关。

《故宫日历》原来这么有来历

朱家溍(图源网络)

怎么办呢?他索性将晋唐宋元明清全列上,而且不是故宫藏的,凡听说过的也全写上,俨然成了一部中国美术史。好玩的是,过后,组织还让定出了退赔计划。

历史细节处总有一些回想起来可笑的地方。朱传荣几十年后编冯华先生的书,父亲告诉她,要有耐心,要借机会了解清代的大画家,也学著录中对画面的描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说,形成一种格式。她也因此记住了父亲的话,做文字工作的人,首先要让自己的文字不丑,再说别的。

冯华先生真正广为人知的,除了朱传荣编辑出版他的作品外,是2009年末故宫出版社以1937年冯华版《故宫日历》为蓝本的“复刻版”高调问世,穿越近百年的时空,故宫日历以一种文物、文化的方式,让冯华先生的精神创作得以传承。

诚然,冯华先生确立的体例,让这本日历带有很强的学术考证的意味。

我们再回头看上世纪三十年代冯华先生所主编的《故宫日历》,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立后,相关学者对留存在宫中的大量文物进行清点、整理,并编辑出版了不少专业刊物,其中包括偏向介绍器皿、书画等艺术作品的《故宫周刊》、《故宫日历》等,这些刊物的主编便是冯华先生。

当年的《故宫日历》长17.5厘米,宽10.7厘米,采用道林纸精印。当时市场上流行的用纸还是古老的手工纸,道林纸则是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物。

从1933年至1937年,《故宫日历》共出了5册 。封面和日期所用文字,除个别采用时任院长易培基先生的楷书手迹和篆书、仿宋印刷体外,均集自院藏古代楷书和隶书碑拓。

《故宫日历》原来这么有来历

故宫(创意图)

故宫藏品图片每日一张,历代书画、器物交杂穿插。而当年的广告文案也做得十分夺目,如1935年一则经销商的广告上,便写着:“案头壁上,皆可适用,自备送礼,均极相宜”。《故宫日历》配有“厚黑玻璃座盘”,定价2元7角。

俞平伯就读北大期间,周作人是他的老师。他将一份《故宫日历》寄给了周作人,作为礼物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一番心意。梁实秋在写给张佛年的信中,也提及获赠《故宫日历》。可见当年的故宫日历成为一种文人墨客间的高雅赠品。

朱传荣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出黑白印刷、原汁原味的冯华版后,接下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始发扬光大,不再采用照搬旧版的复刻方式,而是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另行选材编排。如选取仕女、婴戏和花鸟题材的画作,按照朝代顺序排列。

到了2012年版,改为彩色印刷,开始以以文物为基础设计、生肖为每年一换的主题。如,2012年龙年,选取与龙相关的各类文物,依照青铜、陶瓷、书画的材质类型按月编排;2013年的蛇年,以“山水有清音”为主题,展现古人诗意生活;2014年马年,以“快走踏清秋”为主题,展现周秦汉唐奔腾而来的天马神骏……2019年《故宫日历》,以生肖猪为主题,选取故宫博物院的院藏文物中表现“福猪”与“富足”生活的文物。

十年来,每年一本的《故宫日历》昂扬翘楚在出版市场。

从《故宫日历》,从冯华先生,朱家溍先生,到朱传荣,这一股文脉清流,源远流传,某种意义上,是致敬老去的前辈故宫人。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15558.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