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07 3 0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19世纪末,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从局部到全面侵华,但都遭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但中国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超过380万人牺牲,而在这百万英雄中,就有一个年仅5岁的男孩,他就是著名司令王凤阁的儿子——小金子。

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5年,但他的名字却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小金子的爱国主义,是良好家庭教育不断深化下的成果。

我们先来说一说小金子的父亲王凤阁,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家境优渥,如果按照成分来划分,他家属于大地主级别。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在动荡的时代,他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精忠报国”。

1923年,在父母爱国教育的影响下,王凤阁进入东北军步兵第五十八团当兵,因为出色的领导能力,成功荣升为副官。

本来想在步兵团继续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军阀之间的混战,让他觉得非常愤怒,他厌恶地辞职了。

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此后,山河破碎,百姓民不聊生,王凤阁对这样的情况感到非常痛心,他决定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为了筹建抗日武装,他到处奔走呼号,号召人们募捐,而他自己也做出了榜样,变卖全部家产。

王凤阁毁家纾难的行为,被母亲大力表扬,她表示:“有了国家才有小家,我儿子做得非常对!”

在母亲的支持下,王凤阁悄悄组织工人、农民起义,第一次揭起了抗日救国自卫军的大旗。

他为国为民的热枕感染了其他人,很多人纷纷加入该自卫队,因为王凤阁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被拥戴为司令,成了名副其实的虎胆英雄。

第二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男孩。

在动荡的年代,生命比任何东西都可贵,所以王凤阁和妻子把这个孩子取名为“小金子”。

小金子从出生起,就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小金子的妈妈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没有奶水可以喂养孩子,于是,团里的每个士兵都绞尽脑汁地想方法,把珍贵的高粱砸碎,做成高粱糊糊,一口一口喂给小金子吃。

这一年,王凤阁还没有尽情享受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日寇就调集重兵、飞机和大炮等,分几路向辽宁民众自卫军进行围剿。

迫于无奈,王凤阁带领一家人和军队退到了蒙江、抚松境内,但敌人依旧紧跟紧后。

王凤阁坚决不进关求助,他喊出了响亮的口号:“人坚决不离乡,手紧握枪支,一定要打回通化,和敌人反抗到底”。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又过了一年,王凤阁率领部队攻打柳河县城,他号召乡民们反抗,不做亡国奴,在王凤阁的影响下,很多中国老百姓开始觉醒,纷纷加入到第19路军中来,这支队伍渐渐强大起来。

为了让部队更有战斗力,王凤阁有组织地训练军队,率领这支队伍光复了金川的大部分地区。

日寇对这支队伍恨得牙痒痒,他们再一次发起了更大规模的围剿,王凤阁率领这支队伍灵活地和日寇打起了游击战,给他们沉重一击。

日军感到很挫败,枪打出头鸟,为了让这支队伍群龙无首,他们想抓捕王凤阁,但这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于是他们抓了王凤阁的岳母。

日军威胁王凤阁:“你们快点投降,否则我杀了你的岳母!看你怎么跟妻子交代!”

王凤阁对妻子说道:“对不起,国难当头,我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投降,只能委屈你和妈妈了。”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王凤阁的爱妻也是一名抗日战士,她明白丈夫有自己的苦衷,她含着泪点了点头:“我明白的,我怎么会怪你?”

她和丈夫一起顽抗到底,王凤阁的岳母被日军折磨至死。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王凤阁和妻子张氏)

从1933年到1936年,王凤阁率领的军队和日寇作战过上百次,每次都让敌军闻风丧胆、落荒而逃,但每次取得的成功都极其不易,都是这支自卫军浴血奋战得来的成果。

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历练,小金子也一天天变得懂事起来,他渴望长大后自己也能扛起枪来,击退鬼子。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1936年冬天,因为队伍里出现了叛徒,王凤阁等人的行踪被叛徒出卖给了日军,第19路军遭到了日寇的猛烈攻打,损失惨重。

第二年春天,王凤阁率领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19路军抵达老虎顶子要塞,准备休整一番,前脚刚到,后脚日寇关东军就发起了全面围剿。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丧尽天良的日寇使用飞机投下燃烧弹,王凤阁率领军队坚持了三天三夜,被浓烟炮火包围后,王凤阁决定进行突围,但在突围的过程中不幸被俘。

在此次战斗中,王凤阁手臂血肉模糊,一条腿被打断,全身多处重伤,身体的疼痛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但过了三天,日寇抓捕了他的妻儿,这个铮铮铁汉第一次感到心中在滴血!

日军将他们一家人押送到了通化的日本宪兵队,有感于王凤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并且手头上有很多情报,所以日军一开始想要招降王凤阁一家人。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在酒楼里,日军大摆宴席,把他们一家三口敬为座上宾,许诺王凤阁以高官厚禄,但是王凤阁并不买账,一脸的不屑,还朝日军脸上吐口水:“呸呸呸,我绝对不出卖自己的灵魂!休想我们替你卖命!”

没有耐心的日军终于被激怒,把他们一家三口关进监狱里,用尽所有残酷之刑,妄图逼迫他们就范,但是王凤阁和妻子像钢铁一样百折不挠,宁死不降。

眼看着王凤阁和妻子软硬不吃,日寇为了让王凤阁臣服,打算从他的儿子下手。

日寇拿出了很多糖果、蛋糕、玩具等,诱惑司令才刚刚5岁的儿子,但让日军完全没想到的是,这个小不点竟有如此铮铮铁骨,他抵挡得住诱惑,坚定地说:“我绝对不吃亡国饭,不喝日本水!”

日军在骨瘦如柴的小金子身上,看到了和王凤阁一样坚决又狠戾的眼神,即使手握着枪,但他们开始连一个5岁的孩子都忌惮。

他们本想留住这个孩子的性命,但是日军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决定不能留下“祸根”。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1937年4月15日,通化城里各大植物蓬勃生长,春天的气息还很浓厚,但是这一天通化城的上空却漂浮着浓重的杀气。

对王凤阁一家行刑这天,日寇为了震慑中国百姓,居然支持他们前来观望这堪称屠.杀的场景。

两辆日本军车慢悠悠地行驶在通化城的街道上,引起老百姓们驻足观望。

日寇为了炫耀这短暂的胜利,不惜让军车行驶得很慢,只为了老百姓们看得更清楚一点:一辆车上站着的是抗日英雄王凤阁,另一辆车上站着的是王凤阁的爱妻张氏和她的儿子小金子。

虽然即将被押往行刑场,但他们三个人的脸上毫无惧色,甚至带着一份慷慨就义的从容,令当地的老百姓们油然而生出一股敬意。

行刑前,王凤阁还试图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唤醒通化城的老百姓们,他高声呼喊道:“各位父老乡亲们,我为抗日而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绝不后悔,我相信大家都团结起来,中国一定不会倒下,总有一天,日军会屁滚尿流地滚回他们的老窝!”

日军听到这些话,恨不得立马就让王凤阁变成哑巴,其中一个日本鬼子愤愤然把王凤阁推入了土坑里,用尽全身力量试图让王凤阁跪下。

王凤阁以震慑人心的声音继续喊道:“我绝不跪日本鬼子,死了也要站着做鬼!”

日军越来越害怕,赶紧拿出军枪来,结束了王凤阁的生命,然后将他的身体扔进了一个巨大的土坑。

小金子眼睁睁看着日军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却无能为力,而张氏看到丈夫被杀害后泣不成声。

她一边流泪一边抱着小金子,但小金子并不畏惧日军的行刑手段,他还反过来安慰妈妈:“妈妈,我一点都不怕,你把我抱紧一点吧。”

他希望能用怀抱中的温暖,缓解母亲的一丝痛苦。

张氏抱着小金子护住丈夫的身体,她深情地表示:“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我们一家人来世再团聚!”

话音刚落,日军朝这个弱小但坚强的女子身上开了一枪,张氏倒下了。

小金子看到妈妈一动不动,鲜血流了一地,他“哇”得一声就哭了起来,他悲痛地摇着父母,希望他们快点醒来。

日军看到此情此景后并没有手下留情,他们往这个只有5岁的孩子身上射出了子.弹。

让日寇不寒而栗的是,他们发现这个孩子在倒下前,两手攥得紧紧的,好像要跟谁拼命似的。

他们再一次被这个小小的孩子震慑到了,他们本想割下王凤阁的头颅,到处去展示和炫耀,但是望着小金子那不怒自威的脸庞,他们害怕了,于是匆忙收场离开。

一生只有5岁的男孩,名字与日月同辉,他的事迹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围观的乡亲们只能隐忍地哭泣着,很多人被小金子深明大义的做法所折服,泪从眼中出,志在心内生,他们纷纷加入了参军的队伍里。

通化城的老百姓们竖起了一座高高的坟,纪念勇敢抗战、不屈不挠的这一家人。

小金子虽然只有5岁,却跟随父亲一起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父亲英雄好汉,如今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小金子一家人依旧被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着!

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缅怀先烈,缅怀小金子的同时,也没有资格替他们原谅那些曾经侵.略过中华的日寇!

小金子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该牢记这些抗日历史,以史为镜,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吾辈当自强!—END—作者|一钒责编|沐阳排版|李一可

往期推荐:

在机场密谋暗杀周恩来,结果飞机爆炸后,发现周恩来不在飞机上

奇迹!被拐14年后,少年凭借记忆找到生父母,打电话喊妈让人泪目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1704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