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永利村聊侃文化,弯弯曲曲建设美丽乡村 孤峰山引黄河水,滋滋润润灌溉万亩良田

永利村聊侃文化,弯弯曲曲建设美丽乡村 孤峰山引黄河水,滋滋润润灌溉万亩良田

永利村聊侃文化,弯弯曲曲建设美丽乡村 孤峰山引黄河水,滋滋润润灌溉万亩良田

万荣笑话里有个段子,说外地人路过万荣地界,坐在一家门前歇歇脚,主人家宁可给路人一个馍,也不给他一碗水。还有一个段子说,万荣人缺水,洗脸都要精打细算,几人晒自家省水高招,有人最后说,家里人早晨排队站好,一口水喷过去,各自擦把脸就算洗过了。

笑话的背后自然是缺水造就的无奈。

孤峰山上引来了黄河水

11月22日下午,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在万荣县刚刚落停,县里就晒宝般地请采访团去了孤峰山。它本也是个景区,但县里力荐的却是在山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别处都是推荐自家的国保、省保单位,万荣却让先去看水利施工现场。

万荣人的思路果然不一样?不,因为万荣太缺水了!

深厚的黄土层是万荣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也正如此,地下水要打三四百米深才有,而且水量很小。过去万荣人每天早晨洗脸,浅浅的半盆水,上学的先洗,然后是去地里干活的洗,最后才轮到在家的人洗。虽有黄河、汾河过境,可是“干万荣”的名号背负了上千年。“从南到北一面坡,东西到处是沟壑,黄河只从地边走,十年九旱没水喝”,歌谣唱出这种尴尬。黄河居然不滋润万荣的土地。

农耕为主的地方,没有水,就只能看老天脸色,等雨水养田。孤峰山一带有这样一句民谚:“要想把黄河水引上山,除非柏叶落了柳叶圆”。一腔zeng气的万荣人偏不信,不要柏叶落,不等柳叶圆,黄河水马上就上孤峰山。万荣人的心里怎能不激动?

孤峰山是万荣“两山”之一,最高海拔1411米。出城南行8公里左右,便到山脚下。

11月22日下午,采访团到时,这里正在施工,工人们正平整地面,再挖下去三四米,弄成一个长方形土坑,这是一个正在修建的调蓄池。

万荣县水利局长解胜刚对山西晚报记者说,孤峰山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山、林、水、田、湖结合的生态工程。山脚下、半山腰以及山顶都要修建调蓄池,山下的蓄水量达35000立方米,山腰和山顶的蓄水量分别为10000立方米。调蓄池将引入黄河水,不仅满足涵养孤峰山15000亩松林和20000亩坡地的需要,还能解决附近农田的灌溉问题,让万亩荒地成为良田,并且兼具森林防火功能。

一路盘山上行,路旁引水管道新崭崭明晃晃地分外引人注意。来到山顶法云寺前,大型调蓄池已经进入铺设水泥面的阶段,显然比山脚的工程进度要快。根据规划,到明年3月份,这项工程就要全部完工,黄河水便将在孤峰山上倒映山色。

有水的滋润,有土的养育,万荣不愁脱贫奔小康。

乡风文明打造村庄新气象

水是生命的根源,也是乡村兴旺的基础。

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万荣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的关键,建设了一批示范村。

11月23日一早,采访团就来到了万荣县乡村文化建设示范村——西村乡永利村。

永利村,别名坞堆庄,明代时由移民聚集成村。

在永利村的大小街巷中走一走,不难发现这里的美丽。家家大门口的墙上都挂着家风家训,牌子上写着户主名字。村里娶媳妇、嫁闺女,如今都要把家风家训牌作为考察标准,首先打听是不是“五星文明户”。

和传统上聚族而居的村子也不一样,这个有1600余人的村子,共有37个姓氏,大家和睦共处。最重要的是,家家重视文化教育,清朝时,出过进士、举人等,颇有文化底蕴,就是在民间,也有侃文化。

何为侃文化?村中的宣传员程晓红带着采访团参观了村中专门修建的侃文化园,几个石磨盘和石磙子摆成坐椅,便是村人嘴里的“侃台”,茶余饭后人们在这里开启各种“侃”。永利村人的侃文化其实就是人们在言语交流中,慢慢形成的一种风趣、幽默的口头文化,并一代代传承。

侃台旁边的墙上贴着一些“侃”出来的精品段子,供人一乐。靠墙还竖着一排木椽,呈阶梯状,据说侃得水平高,会被封为“台长”,还可以把名字挂在最高的那根椽上。不过,永利村人认为侃得最有水平的是他们村委会主任王靖博在美丽乡村验收时说的那番话。

2017年年初,美丽乡村验收组第一次到永利考察的时候,对这个村子并没有好印象:“道路弯弯曲曲,巷道宽窄不一,基础设施落后,不符合美丽乡村的评选标准。”陪同验收的王靖博立马说:“万里长城也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可那是世界闻名;万里长征也是弯弯曲曲,而且艰难困苦,可却影响了世界”。这两句话让验收组的人看到了永利人对自己乡村的热爱,也看到永利村发展建设的志气。永利村就这么意外地捧回了美丽乡村的称号。

虽说是意料之外,其实又在情理之中。

来到永利村的文化大礼堂,可以全面地了解这个村庄的历史,以及村里的家戏文化、社火文化、抬阁文化等八大文化。记者特别注意到,在这些文化展示部分中,有一个区域挂了108把铜炒勺。王靖博告诉记者,这里展示的是永利村的“勺文化”。

据说清末的时候,永利村一王姓先祖曾在御膳房当帮厨,学得了一手好厨艺。他将自己所掌握的厨艺,代代相传,还带出了大批高徒。改革开放后,这些厨师传承人遍布临汾、运城一带,靠着精湛的厨艺,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目前,永利村452户中有490多人在外从事餐饮行业,已成为永利外出务工的一支生力军,也构成了永利村独特的“勺文化”。王靖博本人也曾靠着一把炒勺创下不小事业,回村当村委会主任这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三年前的永利还是稷王山麓下的一个贫困山村,道路坑洼不平,坡大弯多,村里连个简单的排水沟都没有,晴天污水横流,雨天水深路滑,环境卫生因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格外脏乱差。在外地做生意的王靖博回到村里,对村子的发展特别关心,也说了诸多建议。没想到,在这一年的村委换届中,他居然被村民们选为村委会主任。当时他还在打理自家生意,把生意交给女儿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村里。三年过去,昔日垃圾遍地、蚊虫漫天的垃圾场如今变成了全村的议事、休闲、娱乐活动中心,承担着村委会办公、日间照料中心养老、红白事大厅、广场文娱活动等各种职能。说到红白事大厅,永利村人更是叫好声不绝。有了红白理事会,各家办事都需要提出申请,理事会妥善安排各项事务,就餐菜品、费用都有明确标准,这一制度杜绝了村民之间的攀比,每场事办下来给每家至少节约了一两万。

文化大礼堂外的山墙上也有亮点,不仅能看到村里评选的好婆婆和好媳妇,还把村里党员干部的姓名、电话、照片都贴在了墙上,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职,保证村民随叫随到。

在村委会的办公楼,采访团看到这里设置了一处乡贤榜。与旧日乡贤的概念不同,永利村把外出务工还不忘为家乡作贡献的人,以及留守村中的能人都选入了乡贤榜。

这一项项措施,让永利村三年大变样,不仅村中家家一条心,就连外出的永利村人也时时不忘家乡。每年的正月廿三是永利村全村团圆的日子,在外打拼的人即使是大年初一没有回到家,但是正月廿三这一天必定会回到永利村来参加全村的大团圆。

在万荣,采访团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到了这些村里,城里的不想走,老了的不想死。说的便是乡村文化建设以来,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

农庄搞研学以传统文化为本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科技时代直到如今的网络时代,孕育于农耕文化的乡村已经不是旧日模样,耕读的传统也渐渐从现实生活中消失,城市日渐繁荣,乡村日渐萧条。

李汉生在北京打拼了27年后,回到家乡万荣县,将孤峰山脚下高村乡卓立村已经荒废了30多年的5000余亩土地,投资7000余万元打造成了一处研学基地。

11月25日,星期日,采访团一行来到这里时,恰好遇到300名从垣曲县新城中学前来参观研学的学生们。学生们在农庄打造的24节气园中,听老师们讲解中国传统天文学知识;在家道馆里,通过参观各种农具、纺织用具等来了解传统农耕时代的家庭伦理结构;在这里的三益书院祭拜孔子,初步了解学习琴棋书画等传统中国文化……

农庄在每一处设计和布置上都竭尽全力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建设中,并且以中国最传统的耕读思想、知行合一的规则来设计研学课程,试图让传统文化在这处庄园里能得以全面展示,带给人们更多触动。

水能滋养土地,文化能滋养心灵。在后土信仰肇始的万荣,在农耕文化发端的万荣,他们给农耕文化增添了现代性的内涵,改变着这块土地——万荣用水滋养生活,用文化来建设乡村,未来定是新气象。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181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梁庄记

下一篇:帮宝宝起名 姓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