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作者:清风明月

本文由诗词世界首发

他是北宋文坛的领袖,诗、词、文,无一不精。

他是北宋最优秀的“伯乐”,“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苏轼评价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他是欧阳修。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01

欧阳修这孩子,从小就是苦命的娃儿。

公元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绵阳)。

父亲欧阳观,是当地政府的一名小公务员(军事推官)。

56岁的欧阳观老来得子,心中乐开了花。他给小家伙起名修,字永叔,希望他一辈子福寿安康。

可是,欧阳修一生的命运跌宕起伏,与父亲美好的初衷相去甚远。

由于父亲官低薪微,为人却又豪爽大度,清正廉洁,因此家里经济捉襟见肘。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郑氏只好带他辗转来到湖北随州,投奔叔叔欧阳晔。

叔叔家境也好不到哪去,眼看孩子就要因贫辍学,出身书香门第的郑氏索性把心一横:不是没人教嘛,我来!

于是,郑氏亲自辅导欧阳修学习,买不起笔墨,就用芦苇杆当笔,在地上写字。

这位伟大的母亲,为后世留下了“画荻教子”的成语。

十岁那年,因偶然的机会,小欧阳修在废纸堆中得到韩愈的六卷遗稿《昌黎先生文集》。

他顿时爱不释手,夜以继日地读了起来。

不久,小欧阳修练习写作的诗赋文章,已经文笔老辣,颇有些韩愈的风格。

韩愈是谁?闻名天下的唐代文宗、顶流名人。

于是,当地老百姓都说:这娃儿,我看行,将来走遍神州都不怕。

此时的小朋友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和三百年前的偶像平起平坐,笑傲江湖。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02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科举考试的时间。

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帝都汴京(开封)。

17岁的欧阳修踌躇满志地走进考场,可是考试的结果却令所有人大跌眼镜。

在当年的黄金榜上,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血气方刚的小伙不信邪,擦把汗,洗洗脸,坐下来继续苦读。

三年后,小伙再次信心十足地踏入考场,结果又是名落孙山。

如此残酷的打击,虐得小伙直接怀疑人生。

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十二岁那年,小伙遇到了政府大佬胥偃。从此,他的人生出现惊天逆转。

胥老师慧眼识珠,亲自出面,保举小伙到最高学府国子监参加考试。

小伙很给力,在此后的三场重要考试中,他接连获得监元、解元和省元。这就是传说中的“连中小三元”。

接下来,他将向传说中的最高荣誉“连中大三元”发起冲击。

也就是在皇帝仁宗同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小伙也要获得第一名(状元)。

此时的欧阳修,趾高气扬,睥睨世间,颇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势。

看到小伙自我膨胀,主考官晏殊认为需要对其适度打压,方能磨练成才。

于是,殿试放榜后,小伙到手的状元泡了汤,最终位列全国第十四名。

大宋历来有榜下择婿的风俗,金榜题名后,小伙便被胥老师招为乘龙快婿。

至此,穷小子欧阳修,华美转身,惊艳世人。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03

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西京洛阳。

彼时的大宋,建国七十余载,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洛阳牡丹甲天下,西京美女貌似花。

25岁的欧阳修步入官场,担任留守推官。

他与梅尧臣、尹洙等风流名士结为至交好友。

彼时,尹洙31岁,梅尧臣30岁。由于都是性情豪放之人,他们活得恣意张扬。

在当时,狎妓冶游的风气极为盛行,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流连花丛,乐此不疲。

作为北宋第二大都市,洛阳是闻名天下的销金窟。

许多个灯火辉煌的夜晚,欧阳修流连于秦楼楚馆,醉眼迷离:

绿云双亸插金翘。年纪正妖饶。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

锦屏春过衣初减,香雪暖凝消。试问当筵眼波恨,滴滴为谁娇。

又有多少次,在莺莺燕燕的呢喃声中,欧阳修看朱成碧心迷乱:

水轩檐幕透薰风,银塘外、柳烟浓。方床遍展鱼鳞簟,碧纱笼。小墀面,对芙蓉。

玉人共处双鸳枕,和娇困、睡朦胧。起来意懒含羞态,汗香融。素裙腰,映酥胸。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如此放浪形骸的时光,恍惚让人觉得身处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在西京的那些年,是欧阳修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多年后,那些曾经的不羁放纵还让欧阳修念念不忘: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相聚很短,离别很长。

后来,一直信任他的领导钱惟演政治落魄,被迫调离洛阳。

欧阳修等人设宴为钱领导饯行,双方依依不舍,泪洒长亭。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欧阳修借酒消愁之际,一封家书猝然而至。夫人胥氏因难产而死,年仅十七岁。

生活,逐渐向这位春风得意的少年郎揭开面纱,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而三年的光阴,已如流水般倏忽而逝: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再见,洛阳;别了,青春。

04

公元1036年,景祐三年,汴京。

此时的大宋,由于承平日久,虽然外表光鲜亮丽,内部已是败絮其中。

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一代圣贤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

此时,30岁的欧阳修,人微言轻,只是国家档案局的一名小编辑(馆阁校勘)。

可是,作为范仲淹的迷弟,他不惜赔上前途,义无反顾地为改革者们加油打气。

很快,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宜昌)县令。

此时,距离他从洛阳返京仅仅三年。

这次贬谪,让欧阳修初次体验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公元1043年,范仲淹再次推行变革,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

这时的欧阳修,颇受仁宗赵祯赏识,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相当于副宰相。

毋庸置疑,欧阳修又旗帜鲜明地站到了范仲淹的队伍。

正因此,他在政府中树立了不少死敌。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两年后,庆历新政夭折,范仲淹等人被贬出中央。

与此同时,一条爆炸性新闻迅速在坊间流传:

副宰相欧阳修和外甥女张氏深夜讨论剧本!

据可靠消息报道,在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中,嫌疑人张氏供述,婚前曾与舅舅欧阳修有染。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热搜榜更是数度瘫痪。

什么情况啊?国家高干、顶流名人欧阳修竟然和外甥女乱伦!

我的天呐,没搞错吧,说话要负责任,请问实锤在哪呢?

要锤得锤。法庭上,张氏不慌不忙,出示了舅舅早年写给自己的《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看看吧,当年我才十四五岁,舅舅就对我起色心了,难道这不是他勾搭未成年少女的罪证吗?

事情真假难辩,欧阳修几乎身败名裂。

仁宗皇帝赵祯闻之,龙颜震怒,命令要把此案彻查到底,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后来,经专案组深入调查,由于证据不实,欧阳修罪名不成立。

其实,欧阳修心里很清楚,这是他积极参与新政惹的祸。

这次莫须有的事件,让欧阳修损失惨重。

位高权重的他,因此连降数级,被踢出中央政府。

05

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

带着政坛泼来的一身脏水,欧阳修来到滁州,担任一把手(太守)。

滁州四面环山,溪水潺潺,风景秀美。

心情郁闷的欧阳修,把自己放逐在了青山绿水间。

滁州琅玡山上有座亭子,为当地僧人供游人休息所建。

欧阳修多次在此酩酊大醉,后来索性给亭子起名醉翁亭。

就是在这里,他写出了传诵千古的《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耳熟能详的语句,道尽了欧阳修内心的苍凉与无奈。

作为父母官,欧阳修贯彻执行“宽简”政策,不扰民,不折腾,切实为民办实事。

此举效果显著,滁州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此后数年,欧阳修在各地辗转为官,所到之处,无不政绩斐然。

就这样,边寄情山水,边与民同乐,欧阳修心灵的创伤渐渐愈合。

四年后,因政绩卓著,中央又是用人之际,欧阳修被仁宗赵祯召回。

临行前,离别的音乐响起,老百姓伤心不已,欧阳修写诗劝慰: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父老乡亲们,不必悲伤,我会像平时一样和大家开怀畅饮。

嗜酒的欧阳修,终于在青山绿水间解脱。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06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汴京。

51岁的欧阳修,担任教育部长,主持礼部贡举考试。

此时的他,德高望重,拥趸无数,已是天下公认的文坛盟主。

这年的科举考试,在欧阳部长和老友梅尧臣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阅卷过程中,欧阳部长看到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篇石破天惊的雄文,令欧阳部长惊叹不已。

他认为,只有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能写出如此雄辩滔滔的奇文。

于是为了避嫌,欧阳部长只好忍痛割爱,将它评为第二。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轼。

后来得知真相后,欧阳部长更是对苏轼赞叹不已:

我老了,应当让这个孩子出人头地......

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将没人谈论我......

自此,名不见经传的苏轼脱颖而出,一举成名。

也是在这年的科考中,苏辙、曾巩、张载、程颢、王韶等人荣登金榜,扬名立万。

这些大神,后来横跨大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

他们中的数人,在政治和思想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这份榜单,被称为千年科考第一榜。

它的诞生,凝结着欧阳修惜才爱才、奖掖后辈的拳拳深情。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07

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

20岁的少年赵顼荣登大宝,是为神宗。

身为人事部长(吏部侍郎)的欧阳修,再次被人举报。

事情与数年前的那起风流案如出一辙。

这次依然是生活作风问题,不过内容更加劲爆。

有人当面向刚刚登基的少年帝王反映:

老板,向您汇报件事,欧阳修与大儿媳吴氏深夜剪头发!

赵老板懵了:欧阳老师,不会吧,难道他老人家的私生活如此混乱不堪吗?

又是满城风雨。

如此位高权重的大佬,出了这种事情,政府的颜面何在?

于是,中央专门发文辟谣,以正视听。

少年天子亲自安抚欧阳修:欧老,身正不怕影子斜,组织上相信你,我也相信你。

尽管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但还是搞得年迈的欧阳修身心俱疲,心灰意冷。

他多次向中央申请辞职,但是赵顼同志就是不予批准。

公元1069年,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拉开大幕。

由于对青苗法有所批评,欧阳修申请外放,自此远离汴京。

公元1072年,欧阳修病逝于颍州,享年66岁。

一代传奇从此远去。

大宋第一伯乐,提拔王安石,推荐苏轼,撑起北宋半边天

08

公元1079年,扬州。

栉风沐雨的苏轼,前来平山堂,悼念恩师。

时值四月,暮春时节,绿肥红瘦。

苏轼久久伫立堂前,一动不动。

堂前柳枝被风拂起,肆意摇曳飘荡。

不知不觉中,苏轼的双眼已经湿润。

这是恩师亲手种植的柳树,人称欧公柳。

而今杨柳青青,恩师已是杳无踪影。

片刻后,苏轼拭去眼角的泪花,迈步进入堂内。

墙壁上恩师的遗草依旧,笔如云烟,行云流水: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苏轼怅然若失,怔怔地凝视着这阕词作。

恍惚中,恩师把酒言欢,痛饮千杯的万丈豪情浮现眼前。

只是须臾间,恩师已经仙逝八载。

南柯一梦。

苏轼感慨万千,于无限怅惘中写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红尘百年,不过虚幻。尘世一梦,终归空无。

饶是欧阳修如此人物,终被雨打风吹去。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人生,不胜一场大醉。

【版权声明】作者,清风明月,公众号:大梦洪荒(ID:xingyuege666),河南人,一介布衣,出生于美丽的淮河畔。诗词世界、天涯文学签约作者,信奉世间一切美好。本文影视剧照来源于电视剧《清平乐》。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2245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