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七百多年古村,清朝时,广州130多家米铺都是花都这条村人开的

曾文娟

静静流淌的村前河涌,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保存完好的祠堂建筑……仲夏已过,秋意渐浓,置身于花都区秀全街岐山村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宁静美丽的岭南村落图。岐山村北靠独秀峰鸦髻岭,东拥天马河,西接巴江水,形成合金之流出石门。岐山建村七百多年,位于秀全街中部,相邻的自然村有马溪的西湖村、朱村、大陵等。村中祠堂林立,建祠最早的当属岐山黄氏始祖祠---黄氏宗祠。

由黄氏宗祠衍生的黄公祠在岐山有十多座,今天我们揭秘其中两座----仲宾黄公祠和道显黄公祠,继而追寻岐山这两座公祠人物的光辉影踪。

七百多年古村,清朝时,广州130多家米铺都是花都这条村人开的

为避战乱南下成就“黄岐山”

黄氏相传是古代首领高阳氏颛顼帝的曾孙——陆终的后代,受封于黄邑,在今河南潢川西部,称黄国。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其子孙以故国为氏。

岐山村建村始祖黄逊余,祖籍河南洛阳。靖康之难时,其祖先为避战乱,随宋高宗南渡,避地于韶关南雄沙水村珠玑巷。到黄逊余这一代时,遇元兵逼迫,当时身为朝庭宣义郎的黄逊余弃官携家眷及父母骨骸迁徙。

有一天,黄逊余等人来到当时狮岭司芙蓉地界(如今的狮岭镇)一个叫羊屎塘的地方,发现此处群山起伏绵延十余里,众人皆认为是风水宝地,于是埋下先人骨骸,并在近处觅得岐山村定居。

岐山村的黄姓俗称“岐山黄”,他们是这样逐渐演变成一姓大村的:当年,黄姓人迁入岐山定居时,和村中姚、李、陈三姓聚居。明末清初相继有何姓人迁入。之后,姚、李、陈三姓不断迁出,如今岐山除两三户何姓、李姓外,其余的人都姓黄。

过去,岐山村人多以种植水稻为主,村中黄氏村民因田地较少多外出经商,明朝中后期村民开始到广州经营油米酒等生意,清末民初,岐山米酒行业达到鼎盛,全村拥有商号近400家,遍及广州、香港等地。岐山村曾为新华地区著名水稻产区,如今村民已洗脚上田不再耕作。

岐山现还保留广府传统民居299座,并形成数个民宅群落。其中,黄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五年(1825)重修。2010年又一次重修,2011年竣工庆典,多条村庄一万多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盛事。黄氏宗祠坐西北朝东南,主体建筑深三进,并带后楼,建筑占地近700平方米。右廊嵌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月立的《黄岐益会碑记》,整体结构基本完整,是该村族人喜庆的场所。

七百多年古村,清朝时,广州130多家米铺都是花都这条村人开的

仲宾公重情爱民的故事

某一天,岐山村一户黄姓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们给孩子取名仲宾,期望他日后能顺利走上仕途并有一番作为。仲宾自小聪颖,读书常受先生夸奖。明朝天顺三年(1459)仲宾中举,敕封福建漳州府别驾。

仲宾在岐山村族人心中一是重情,二是爱民,一直被族人津津乐道。他中举后不忘乡亲回家祭祖。因为有感于先祖受南海区金利都桃子堡横山头村(今炭步镇环山村)龚姓家族的悉心扶助,便写下“念念不忘”匾牌送往横山头村,几百年过去了,两村人的感情依旧亲密如故。

仲宾在福建漳州为官,当时的漳州道路难行,民众出行诸多不便,为解决道路问题,仲宾尽将平生积蓄捐出助民修路,他也被当地百姓尊称为“路神”,送雅号“用光”意为用光自己的积蓄,仲宾也乐于接受雅号,此掌故载入族谱之中。

仲宾晚年,因操劳过度,卒于任所。噩耗传至岐山,岐山子侄快马加鞭赶往漳州奔丧。俗话说“落叶归根”,岐山子侄一心一意想把仲宾灵柩运回岐山安葬。但在当地的亲人认为不应该惊动先人尸骨,宜就地安葬。相持不下,双方同意抽签以应天命。

两副灵柩安放灵堂,众目睽睽下,岐山人抽到头签,优先挑选。岐山子侄沿灵柩转了几圈,发现其中一副底部略有血样积液渗出,他们认为可能是尸液,于是确定是真人灵柩,按约定运送回岐山。回来后,众子孙准备瞻仰遗容,作最后告别,谁知揭开棺盖,里面竟然是一堆牛肉和数捆衣物,才知上当,追悔莫及,怨当初无验棺。

岐山村为了纪念这位先人,决定建祠堂供奉。选择建祠堂的地点,族人就讨论了很久,最后他们决定将祠堂建在村中间的地势最高处,站在此处,如大鹏展翅般俯瞰全村,祈望仲宾公护佑着村中的风水。

仲宾黄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一座气派非凡的建筑,总体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青砖墙,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建筑主体深三进,两边有衬祠,青云巷相隔,祠堂周围栽种了树木。

一百多年来,仲宾黄公祠四周绿树葱茏,村民喜欢在夏日夜晚坐在祠堂旁边的大榕树下乘凉,他们一边慢悠悠地摇着蒲扇,一边给小孩子们讲述岐山村名流----黄仲宾的故事。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仲宾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仲宾黄公祠也逐渐破旧残败。新中国成立后,和很多祠堂一样,仲宾黄公祠曾经长期被作为村中学堂。一代代村人从稚童学语开始进来,长成有为青年外出,然后白发驼背回到故土。

上了年纪的村人们很清楚地记得,祠堂曾长期做岐山小学,村里老师们教育他们学习各种知识。斗转星移,时移世易,仲宾黄公祠与其他祠堂一样逐渐荒废,往日热闹的情景已不复存在,祠堂如今长满荒草。护佑在祠堂周边的,只剩下葱茏的大树。

道显后人卖米致富不忘本

道显黄公祠,由道显后人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位于岐北社。祠堂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554平方米,广三路深两进布局,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两边分别附有厢房,整体构架采用山墙与梁架混合式砖木结构。

七百多年古村,清朝时,广州130多家米铺都是花都这条村人开的

该祠整体结构完整,现供黄氏族人喜庆宴席和祭祖之用。一如珠三角地区其他祠堂的装饰风格,道显黄公祠同样呈现了精湛的木雕和砖雕技艺,并且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8年花都区登记为保护文物单位。

岐山村中老人讲述,道显是仲宾公的第六代孙,为他建造公祠的道显公后人当时在岐山富甲一方。其中,有一位后人颇有经商才华又为人厚道老实,在广州经营米铺做得有声有色。

俗话说:同行如敌国,但这位后人心善无私,他看到岐山村有不少村民还挣扎在温饱线下,于是携带这些村民也到广州卖米。这位后人事无巨细将经商的本领倾囊相授。在他的悉心携带下,很多岐山人到广州经营米铺,最鼎盛时,广州130多家米铺都是岐山人开的,“黄岐山米铺”一时广为人知。而且他还立下一个规矩:凡是岐山人到广州卖米,每家岐山米铺无偿借一袋米给初来者开店。

道显公的一位后人致富后,号召大家捐资建造祠堂纪念道显公,道显公因此流芳百世,而这位后人的名字却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世人遗忘了。

岐山人文旧事永存黄氏青史

历史上岐山村发生数件大事,花都地情书籍都有详细记载,在抗战时期,日军曾六次进犯岐山村。1939年4月4日,日军首犯岐山村,第四挺进纵队黄启良支队与村民并肩御敌。4月11日,日军再犯岐山村,第四挺进纵队黄德华支队败撤。

日军空袭毕村蔗产区,炸死群众甚多。5月23日,日军三犯岐山村,被国民党驻军1096团痛击。1940年6月23日,日军四犯岐山村,国民党驻军1096团设伏歼敌。

1941年6月,日军五犯岐山村,并窜到毕村掠夺中国制糖有限公司厂房设备,国民党驻军出击,歼敌于岐山坑口岭。9月6日,日军六犯岐山村,国民党驻军154师诱敌聚歼。

1947年夏,岐山村人参加龙舟赛,不料龙船撞上五和公路桥桥墩,船断裂沉没,三人死亡。

七百多年古村,清朝时,广州130多家米铺都是花都这条村人开的

该村主要人物有黄士龙,黄士龙(?—1688),字非潜,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科举人。花县地区原属番禺、南海、清远、从化、三水等县交界处,历代均为山贼聚集地,朝廷屡次出兵围剿,但过后死灰复燃。

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黄士龙与生员陆其荫等上书广东抚院,上陈“建县设治条例”,建言花山地区宜开县设治以利教化而图久安。其所手拟之《建县条议》极言建县有十利,并对建县规模及有关人财物力等筹措方法逐一条陈,为抚院采纳。

这年冬天,官军进入花山地区镇压“花山贼”后,广东巡抚李士桢与两广总督吴兴祚联名上奏朝廷,要求在花山地方建县,几经周折,至康熙二十四年获准。

同年十二月十八日(1686年1月12日),旨准新县定名“花县”。首任知县王永名以黄士龙在县民中有崇高威望,延请其襄助建县事宜。黄士龙协助首任知县王永名等筹建县衙署设兵营,并安抚花山贼还乡归农,花县地区逐渐得到安宁。

康熙二十五年(1686),黄士龙被选任四川省苍溪县令。康熙二十七年(1688),黄士龙在任所突然死亡。其《建县条议》,“精当周至,为梓里建千古之言,创千古之事”,功不可泯。

黄士龙生前诗文,收录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版《花县志·艺文志》,有《抚军李大中丞平定花山碑记》《抚军李大中丞靖寇安民碑》《伏虎石歌》以及咏花县八景七律诗八首。康熙四十年(1701),黄士龙被奉祀于乡贤祠。

出自岐山的名人还有,清朝千总黄荣威,武德骑尉。黄艺博,民国时期先后任花县教育局局长、广东省农工厅科长,沪卫戍司令部长官公署参议,湖南省贸易局专员兼贸易局盐粮部经理、国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广州市东山区第一届人大代表,后又任广州市参事室研究院及学习组长。黄飞,曾任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新四团副团长,南路东征独立团团长等职,1947年12月牺牲于恩平。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353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