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还在为企业大学更名发愁?送上30+示例,给你点灵感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0 3 0 30

还在为企业大学更名发愁?送上30+示例,给你点灵感

在企业里,

内训师肩负重任,

他们悉心设计和准备课程,

传道受业解惑,

为企业人才发展不断努力。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一起致敬内训师,

感恩他们的付出与陪伴。

还在为企业大学更名发愁?送上30+示例,给你点灵感

图片来源于《培训》杂志特约通讯官“宝藏群”

给内训师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

不要忘记他们背后的那群培训人,

以及那所“企业大学”。

今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点击即可查看原文),文件指出文件指出,除经批准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其设立的内部机构或由其发起并依法登记的组织机构外,其他组织机构不得在牌匾、广告等对外宣传以及其他各类活动中使用“大学”“学院”字样。

距离整改时间仅剩2个月了,企业大学的更名情况如何?

还在为企业大学更名发愁?送上30+示例,给你点灵感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企业大学都需要更名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企业大学都需要更名。《意见》也对此做了系列规范。

《意见》部分摘录

一、大学、学院是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法人组织,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标准、程序审批设立,其名称经批准方可使用。大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审批或备案;学院根据办学层次、类型、法人性质等,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审批。冠“大学”或“学院”、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单位,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二、经审批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其发起并依法设立的其他法人组织,在机构编制、民政、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时可以对应使用“大学”“学院”字样。其他组织机构在登记时不得使用“大学”“学院”字样。

四、机构编制、民政、市场监管部门按照上述规定对已登记名称中含有“大学”“学院”字样的组织机构进行摸排清理,审批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予以配合。登记名称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结合实际,通过组织机构申请变更、审批机关变更、登记机关依职权变更等方式进行规范。

五、对企业设立的、无需审批登记的内设培训机构,有关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其规范名称使用行为,不得使用“大学”“学院”字样的名称及简称开展任何形式的宣传等活动。举办机构属于国有企业的,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规范;举办机构属于银行保险机构的,由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负责规范;其他的由其举办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规范,无业务主管部门的由教育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规范。

同时,《意见》也给到需要更名的企业大学6个月的整改期,如今时间已经过半,哪些企业更名了,他们的新名字是什么?

还在为企业大学更名发愁?送上30+示例,给你点灵感

这些企业大学更名啦!

对着企业大学更名情况,小编在《培训》杂志融媒体“宝藏群”中进行了系列调研,大部分企业已经进行了更名工作。以腾讯为例,就在今天,腾讯大学正式更名为腾讯学堂。

大家的更名都有何共通之处?小编为大家总结了4种改名“套路”,并挑选了其中代表性的企业大学,希望给未更名的企业大学以启发~

业务窗口型,凸显企业的核心优势和商业模式返璞归真型,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堂、书院、学苑,凸显文化气息匠心深耕型,潜心研修行业人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核心聚焦型,专注学习发展的各类“学习/教育中心”

类型

企业/原企业大学名

现企业大学名

业务窗口型

oppo

传习院

新潮大学

共生学习中心

海尔大学

人单合一

研究中心

返璞归真型

腾讯大学

腾讯学堂

普华企业大学

普华企业学堂

复星大学

复星

全球领导力学堂

惠氏营养品商学院

惠氏营养品赢学堂

中集集团中集学院

中集学苑

恩菲学院

恩菲学堂

新希望六和商学院

新希望六和商学苑

多点大学

多点数智学堂

华夏幸福大学

华夏幸福学堂

阳光大学

阳光大学堂

得到大学

得到高研院

康佳学院

康佳人才发展院

混沌大学

混沌学园

绿能大学

绿能研修院

安踏企业大学

安踏人才研修院

携程酒店大学

携程酒店程长营

当代行销学院

当代行销学堂

链家学院

链家学堂

匠心深耕型

华住商学院

华住产研院

湖畔大学

湖畔创研中心

淘宝大学

淘宝教育

抖音电商大学

抖音电商学习中心

立邦大学

立邦

产业人才发展中心

智慧场景客服学院

智慧场景

客服研习社

核心聚焦型

华润雪花啤酒学院

华润雪花

学习与创新中心

南钢大学

南钢人才发展中心

太保创新大学

太保学习创新中心

长安汽车大学

长安学习中心

联合金融大学

联合金融

赋能发展中心

华润大学

华润学创中心

苏宁大学

苏宁易购

人才发展中心

全球速卖通大学

全球速卖通

培训中心

美团大学

美团培训

北控水务学院

北水教育

信息来源:《培训》杂志特约通讯官“宝藏群”、更名调研以及网络

还在为企业大学更名发愁?送上30+示例,给你点灵感

企业大学后时代来临,

究竟将何去何从?

《意见》出台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企业大学”如何更名、定位等问题讨论得如火如荼。

有人认为:企业大学虽然摘掉了“大学”的帽子,但只要企业培训人做的事情内涵不变,那么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

有人认为:可以将这次“去大学化”看作是一次机会,让企业培训人反思企业大学的价值。审视企业大学现有业务究竟哪些具有真正的长远意义,企业人才培养究竟应该产生哪些不可替代的价值等等。

有人认为:企业大学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聚集的平台、联盟、智库、生态圈在相互共勉发展。更名就意味着政府开始关心企业大学,带领企业大学往新的方向突破,这对企业大学和培训中心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小编也采访了几位一线企业培训从业者,未来企业、企业大学以及培训从业人员,需要如何调整以应对挑战?

重塑赋能

不管改成什么名称,其本质都是为企业创造绩效价值,若不能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一切都是空谈。国家出台此《意见》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进一步规范行业的发展,企业也可借此机会对内部人才培养机构进行重塑赋能。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赋予新职能

目前,很多企业大学职能错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人才培养的主体原本在各部门,若是全部“堆”到培训部门,而培训部门由于人力、精力以及业务熟悉程度有限,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

借此机会,企业可以组建人才培养领导小组,高管牵头,各部门负责人、管理者作为培训督导者,把培训职能真正下放到各部门。唯有如此,培训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否则换汤不换药,终究还会成为鸡肋。

营造仪式感,让培训有声有色

培训不像做营销,也不像做产品研发,成绩立竿见影。因此,企业需要营造一种仪式感,让培训变得有声有色。比如,多举办类似开训仪式、结业仪式,技能比赛、年度优秀讲师、学习之星等评选、颁奖活动,趁着这次更名授牌,把之前落下的仪式补上。

另外,还要为人才培养的主导者颁发特定的荣誉,比如,颁发院长、副院长、首席知识官、读书会秘书长、内训师等荣誉证书,后期加强宣传报道。

内外联合,盘活企业培训资源培训市场中,占比较大的师资其实在企业内部。但这些内训师资源很多都被闲置,并未真正利用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国家出台此《意见》,势必会掀起一定的行业波动,那么,作为培训管理者,可以借此把公司内部培训资源盘活起来。

比如,成立管理咨询公司,举办盈利性的培训项目等,把内部讲师商业化运作,在提升内训师专业水平的同时,还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此时,人才培养方可进入良性循环。

@ 潘勇

《培训》杂志融媒体特约作者、福湘集团首席知识官

把握“度”

大学办企业,学而优则商;企业办大学,商而优则学。学与商的结合,要以不犯正位为度,否则过犹不及。

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考虑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定向培养与培训工作。企业与院校合作办学模式之前已经存在,并且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有一定的效果。

比如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铁路输送专业对口人才,园林、农牧等专业学生亦供不应求。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转型,尤其对于“中国智造2035”这个宏大目标来说,职业技术院校存在一些先天不足,而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来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现象依旧存在。对于诸多前程未卜的小企业来说,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培训应届毕业生。因此,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与职场的匹配度,是全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企业大学后时代,企业高层还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通过企业大学培养成批的后备力量。企业大学不仅要有经费、师资做保障,在职人员也要能够在企业大学里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与精神世界,继而为企业发挥更大的人效。如此,企业大学方可实至名归。

@ 吴紫月

西安某餐饮企业人力资源总监

脚踏实地,不赶时髦、追名利

对于企业大学价值定位与发展方向,未来将会有多种选择:

有些企业或许会将其重新定义为业务伙伴,扎根到业务中去;有些可能定义为做知识管理,比如进行组织的经验萃取、留存和应用……

培训部门怎么在组织中自洽?

首先,要清晰地认知自我,如果不懂业务,就不要去接触业务的核心工作;

第二,要对齐部门目标和组织目标,哪怕不能直接关联,也要间接关联,否则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第三,不能好高骛远,不是所有的培训团队都能演化成OD团队或承担核心重要角色,只要能在本职工作上发光、发热,就已经实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了。

@ 张澧

新潮大学执行校长

(“新潮大学”现更名为“共生学习中心”)

拒绝花里胡哨的“政绩”

《意见》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也给培训人的“自嗨”起到了警醒作用。

回归初心,我们应该去反思培训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培训效果的衡量标准到底又是什么?

培训人创造的价值绝非是面子工程,人才培养与组织发展也不是全盘借鉴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组织诊断、人才识别、流程标准化、能力提升等更应该是一个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过程。培训人的创新更应该是考虑差距短板与目标值的关系,以及人员行为改变对战略落地的影响与意义,甚至培训人应该用更前瞻性的眼光考虑如何推动组织迭代进化。

对于从事人才培养的我们来说,扎扎实实地把培训做成可衡量的事业,拒绝花里胡哨的“政绩”,真正考虑如何运用更有效的方法去提升技能、教授知识、塑造文化、达成绩效和未来探索……这条路还任重而道远。

@ 杜娟

益海嘉里集团石家庄粮油培训主任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2648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