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穿越时空隧道,这波回忆杀你pick哪个?

穿越时空隧道,这波回忆杀你pick哪个?

今年

是改革开放40周年

站在时间节点

回望过去40年

太多的人

太多的故事

值得我们回忆

唤起我们感动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

感悟铁路发展和时代变迁

与大秦为伍

湖东车辆段 施玉萍

从刚参加工作时忌讳谈检车员的”落魄”形象,到可以发朋友圈自豪地展示车辆重载运输成绩,字里行间萦绕的是对改革开放40年的讴歌。

(向上滑动 欣赏全文)

《与大秦为伍》

从1992年学校毕业算起,我已经与铁路打交道26年了。从一个农村娃到一名铁路职工的身份转变,在乡邻里收获了太多羡慕的目光。穿上铁路制服的神气,端上“铁饭碗”的心安,乡亲们把最好的赞美给了村里第一个在铁路上班的丫头。

每逢周末回到村里,大娘大婶总要拉着我的手,问我在铁路上干啥,是不是坐火车想去哪去哪,铁路福利是不是特别好。这些,更让我对这份工作增添了几多热爱。

那会儿,检车员的工作环境和现在有很大差别,当时有一个顺口溜,“远看像是要饭的,近看像是捡炭的,仔细一看是车辆段的”。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很不好受,感觉这样的形象离乡亲们的羡慕太远了。于是每每谈到铁路,我就把这个片断掐掉。我给他们讲大秦线有多牛,是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用线,大秦线一期从山西大同湖东站至河北大石庄,是我国西煤东运的大通道……

乡亲们似懂非懂地听着,眼神里全是惊奇。转眼到了2000年,大秦线伴随着铁路发展步伐,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依托重载技术不断创新,大秦铁路年运量以惊人的速度攀升,2003年1.2亿吨、2004年1.5亿吨、2005年2.5亿吨,2007年运量达到3亿吨。2010年大秦铁路年运量突破4亿吨,2014年更是达到了4.5亿吨,成为当之无愧的“能源战略大动脉”。这样的数字说出来,真提气,我为身为大秦人而骄傲。

之后,再回到村里,我再也不用避讳谈检车员了。2003年TFDS系统投入使用,检车员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一名检车员一个班最多技检200多辆车,平均行走15公里。现在新一代检车员每班至少检测800余辆车。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创新。如今,我可以自豪地发朋友圈向乡亲们汇报:大秦线一列由210辆C80货车组合成的2万吨重载列车,车厢长达2700多米。站在车头,望不见车尾,围着2万吨重载列车走一圈都要1个小时。

那山·那人

侯马北供电段 赵富萍

在4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太铁人负重争先、勇于超越,助力山西经济建设。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时代里,太铁人定将不辱使命,阔步前行。

(向上滑动 欣赏全文)

《那山·那人》

在时间的长河里,四十年宛若一瞬,不足钩沉。然则身处这个伟大的年代,作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的幸运儿,我为复兴而诗、为时代而歌、为幸运而赞。

那山

山西隶属资源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源源不断地输出煤炭资源,供给祖国东南西北。这其中,铁路肩负着煤炭“走出去”的重要任务。

千里云台山重峦叠嶂,满目翠绿,晋煤外运的第二大通道——侯月线穿越崇山峻岭。自1995年底开通以来,侯月线上发生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

1996年11月,侯马北供电段郑庄开闭所一名怀孕8个月的值班员上班期间忽然感觉肚子疼得厉害,孩子似乎要提前出生。一起上班的同事急忙向车间汇报。当天正值云台山大雪封山、滴水成冰,汽车根本无法上路。情急之下,车间立即逐级上报。5分钟后,消息就到了当时的临汾铁路分局。紧要关头,值班领导紧急调动郑庄接触网工区的轨道车,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铁路把这名女工送到了最近的沁水县人民医院。几个小时后,孩子呱呱坠地。这名大雪中山里出生的女孩,取名杨雪。

这名女工如今依然奋战在侯月线上。她鼓励自己的女儿选择铁路工作,成为云台山深处的一名“钢轨医生”。

那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的洪洞曲亭水库,润泽着五万余户百姓,对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3年2月,这座养育了当地百姓大半个世纪的水库,曾发出低沉的怒吼,晃动着魔爪,把坝体撕裂了一个近300米长的大口子。顷刻间,路基冲毁、钢轨悬空……客车停运,旅客行程受阻。

面对突如其来的水害,铁路干部职工快速反应,连续奋战40个小时,补充石砟9000余立方米,修复线路4.2公里,更换电缆2000米,加固接触网供电设施50多座,确保了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大动脉畅通。

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40年中,太铁人负重争先,勇于超越,助力山西经济建设。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时代里,太铁人定将不辱使命,阔步前行。

记忆光影中的铁路印记

太原局集团公司电务器材厂 刘璐瑶

从黑色火车下的幼年幻想,到绿皮火车上的童年期待,再到红皮火车里的大学旅程,这些记忆光影里的小事,如今忆起,历历如新。

(向上滑动 欣赏全文)

《记忆光影中的铁路印记》

四十年,可长可短,可深可微,但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却是国家深刻变革、翻天覆地的四十年。我生在改革春风中,长在时代阳光里,那些记忆光影里的小事,如今忆起,历历如新。

黑色火车下的幼年幻想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铁路家庭,幼时父亲在离车站最近的检修所上班,他说每次从托儿所接我回家之前,我总会指着车站门口那扇绿色铁栅栏门,耍赖要去看看才肯回家。对父亲的话,我的记忆是模糊的,但我却记得我的手紧紧抓住栅栏门,头拼命向里看的情景,那是一列黑色很高很长的火车,只听巨大的“呜呜”声,一股强大气流从车顶喷出,火车开动了,红色车轮中间有一个黑色连杆,连杆上下移动带动着火车开动,我痴痴地盯着这个庞然大物从开动、到加速、直到看不见。幼年,我最大的幻想就是多看它几次。

绿皮火车上的童年期待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黑色火车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取而代之的是绿皮火车,而我也终于有了坐上火车的机会,那是从临汾到洪洞奶奶家的车程,尽管很短我却格外珍惜。那时的车厢很拥挤,车窗是手动推开的,车厢顶部悬挂着绿色小风扇,转头风力很大。火车一开,大家三五成群闲话家常,好不热闹。小小的我童年最大的期待,就是坐上两三个小时的火车。

红皮火车里的大学旅程

2008年我如愿考上西南交通大学,母亲不解我为何要去离家那么远的成都念书。那是因为多年埋在心底对火车的眷恋总算可以如愿,太原到成都的1485次列车成了我四年的交通工具,那时火车已经更新成新空调快速红皮火车,车厢里每一格设有六个铺位,两组上中下铺,白色小台桌,不锈钢保温壶和果核盘……人性化的服务和设施让我觉得近30个小时的车程并没有很累。四年里,红色空调快速车承载了我所有的青春梦想和期待。

白色动车中的职业理想

2012年毕业后,我如愿进入太原铁路局就职。在北京到太原的动车上,我观察着,自动感应车厢门、智能洗手间、自取饮用水、可调节座椅、车载电视、遮光窗帘、充电端口,一切都令人欣喜激动,我感慨于多年来铁路的巨变,铁路的时代变迁中承载的也是我的职业梦想。

四十年里,中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们应该听从时代的召唤,怀揣梦想,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若我是一列火车

太原物资供应段 李雅萌

我是一列火车,是改革的春风为我带来新的生机,我是老百姓的出行必备,我是“中国速度”的象征……

(向上滑动 欣赏全文)

《我是一列火车》

我诞生于1876年7月3日,吴淞至上海的田野上。1949年,国歌响彻神州大地,从此,我披上绿色的新衣。

然而,我真正奋起,得益于改革开放。老旧的蒸汽机车改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动力强劲,车厢有了冷暖气。随着运营里程不断延伸,客货运量持续提升,我能够到达更遥远的地方。

哦!我驶过高楼林立的深圳,见证了小渔村到大都市的传奇;穿过风沙弥漫的酒泉,我听到了神舟飞船一次次冲向宇宙的声音;奔过繁华拥挤的北京,我看到了奥运开幕时满城绽放烟花的绚丽;爬过苍凉广阔的高原,我感受了西藏人民对天路通车最诚挚的感激。我奔驰在神州大地上,感受到40年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逐渐强盛,经济日益发达,人们更加幸福。我不断提速,不断挑战,新的突破指日可待。

随着我穿越繁华都市,纵横田野阡陌的身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日益清晰。

2017年,我身披“复兴号”外衣上线运行。这一次,我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更完美的身材,更舒适的体验,更智能的大脑。从此,中国高铁真正具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所到之处,皆是称赞,甚至还有许多外国朋友慕名而来。我的重生,热烈而骄傲。

中国,钢铁铺就的轨道宛如脉络在这里延展,疾驰而过的列车如同血液流转不停。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无数傲人的成绩,我是其中之一。生而奔跑的我,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承载国人梦想,一直飞驰向前,永不停息!

制作:张钰

编辑:杨静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893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