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题记:本文为作者系列文章「前秦风云」第六篇「蒲府惊魂」第三节】

【导读】

◇上节内容回顾:武城左尉仗着自己的妹妹是天王石虎的妃子,为非作歹。姚弋仲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将此人打回原形。

◆本节内容简介:姚弋仲和蒲洪同时受到石虎的召见。二人在回答用兵辽东和凉州的咨询时,互相照应。蒲洪祖孙三人应邀到姚府做客,蒲坚活用“弦歌古郡”典故,赢得一片赞赏。姚氏兄弟也有不俗表现。蒲洪乘机提出让孙儿拜权翼为师。

★故事发生时间:346年五月间。地点:邺城姚府。

在姚弋仲返回邺城的次日,石虎在太武殿西堂内接见了他。同时被接见的,还有西平郡公蒲洪。这是二位东迁的氐、羌首领,第一次同时受到后赵天王的单独召见。

石虎果然首先询问辽东的近况。这个问题本该由姚弋仲来回答,他尚在斟酌,蒲洪却先开了口,直言辽东目前的局势不容乐观,认为不宜草率兴兵。蒲洪的这个举动和发表的言论,正对姚弋仲的路子,他立马附议。石虎未置可否,随即将话题转入到凉州方向。

原来,凉州的张骏死了,由他十七岁的儿子张重华继任。石虎看来打算乘人之危,用兵凉州,向姚弋仲和蒲洪问计。

这一回,姚弋仲抢先发言,向石虎提出了多条建议。轮到蒲洪说话时,他只是附和姚弋仲的意见,并未单独建言。石虎看上去对咨询的结果感到满意,留下二人陪他吃饭。

当姚弋仲回到家中时,尹赤正在绘声绘色地向权翼和姚襄、姚苌兄弟,讲述昨天大闹武城驿的事情。他懒得掺和进去,一边脱去朝服,一边吩咐车夫吴忠:“有客人来,去让灶房宰一只羊。”吴忠答应着去了。

刚才从邺宫出来,他请蒲洪到府中小酌。蒲洪欣然接受,并提议不妨将侍中徐统也请上,他也同意了。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羌族首领姚弋仲

人如约而至。看见蒲洪把蒲雄和蒲坚父子也带来了,姚弋仲心中更加高兴,但嘴上却打趣地说:“你这老氐,吃饭饮酒的事倒是跑得快!”

蒲洪也反唇相讥:“老羌,我今日不白吃你的,给你带来了几坛好酒呢!”

“你能有什么好酒?”

“不要我就拉回去!”

就在二人斗嘴的时候,吴忠和孟祥一人抱着一坛酒进来了。

“什么酒?”姚弋仲问。

“柳林酒!”吴忠回答。

姚弋仲又故意犯浑:“老氐,你哪里来的柳林酒?为何不早点送过来!”

蒲洪撇开姚弋仲,望着权翼笑言:“权先生,这酒是专门送给你的。等会也让老羌沾光喝上几口,如何?”

权翼连忙拱手作揖:“西平郡公言笑了!权翼何德何能,敢受将军如此厚爱?”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姚弋仲参军权翼

蒲洪正要说话,徐统也到了。姚弋仲赶紧招呼:“徐大人,元才,请坐!”此时姚府的仆人已给客人们送来了茶水和果品。

“姚世伯,刚刚听说你昨日大闹武城驿的事,晚辈心里觉得特别畅快!” 蒲雄坐下后笑着说。

姚弋仲瞟了蒲洪一眼,知道是他将消息抖露出去的。在宫中用餐时,他主动将武城驿的事向石虎作了禀报,并规劝他今后应该减少狩猎。石虎一时想不起自己还有个来自武城的女人,也不会因为一个女人的兄弟让羌族首领不痛快,嘿嘿一笑说:“娘的,哪来的野种?以为朕的冠军大将军是纸糊的呢!”那个女人其实也就跟他睡过一夜,如今尚不知在哪座行宫里面守着活寡。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姚弋仲轻描淡写地说。

“姚世伯英雄气概,敢于担当,仗义进言,此乃大赵之幸,天下之福啊!”蒲雄却偏要上纲上线。

“呵呵,”姚弋仲被蒲雄逗乐了,眯眼瞅着蒲洪说,“看看你儿子多会说话!送酒来,莫非是要给我压压惊?”

蒲洪撇着嘴说:“有本事,你跟慕容皝过招去,和一个小混混儿搅和到一起,成何体统呢!”

“哈哈哈……”姚弋仲开心大笑。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蒲洪

对于氐族首领今日在天王跟前的表现,姚弋仲心存感念。虽说他后来明白,石虎之所以将辽东战事暂时搁置,主要是因为打算用兵凉州,无法两面开弓,但蒲洪抢先替他说话,则显然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呼应对他来说很重要,是一份实打实的关照:一旦跟燕国开战,无论胜负,他的部落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他请蒲洪吃饭,就是要表达心中的谢意,同时聊一聊未来凉州的战事。这是他们的共同关注。

姚弋仲不知道,蒲洪只是做了个顺便人情,因为他已经提前掌握了这次召见的内情。前几天太子去见天王,将蒲健也带去了。石宣荒废政事,担心在父亲跟前应对有误,常常把蒲健带上,以备咨询。那天,石虎父子商议了凉州战事,蒲健回来后立即向父亲作了禀报。

这几年,蒲健牢记父亲和侍中徐统的叮嘱,谨言慎行。尽管有时也免不了曲意逢迎,但极少卷入东宫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往往只是从正面为石宣出主意。石宣身边从来就不缺奴才,他作为储君,也需要几个走正道、有真才实学的人。蒲健正好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所以石宣对他也很器重。石虎一直在考察太子,看出了蒲健跟石宣其他亲信不同,心里也比较满意。徐统当初举荐的一番良苦用心,如今算是有了正果。

“元才,你在拍马屁!你爹说的没错,那武城尉是个吃软饭的,这号人欺软怕硬,碰上老夫这等拿惯了牛刀的人,他自然只有望风而降啦!”姚弋仲说。看见跟姚苌坐在一起的蒲坚冲着他抿着嘴笑,他好奇地问:“蒲郎,你笑什么呢?”

“姚爷爷适才说到牛刀,让蒲坚想起了子游弦歌的故事。”蒲坚笑着答道。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蒲坚

“哦?这牛刀里面难道还有什么典故吗?你说给老夫听听!”姚弋仲兴趣盎然地说。

蒲坚回答说:“此典出自《论语》。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后来做了武城宰。有一回孔子前来看望弟子,进入武城地界便听见了弹琴唱歌的声音。他知道这是子游在用礼乐教化民众,但认为弟子此举是杀鸡用牛刀,未必管用。当子游提出反驳时,孔子便推说只是开个玩笑。武城从此便有了‘弦歌古郡’的美誉。”

见姚弋仲一副懵然不知的表情,权翼笑着说:“蒲坚,你不妨将这个典故诵读给大家听听。”

于是蒲坚站起身来,朗声背诵: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蒲坚背诵的时候,徐统一直在点头,脸上露出十分满意的神情。等到背诵完毕,他说:“蒲郎,你小小年纪便能熟记此典,甚好!只不过,彼武城非此武城也。姚大将军逞威之武城在清河郡,属冀州,又名东武城;子游弦歌之武城为春秋鲁邑、战国属齐,今属兖州泰山郡,又名南武城(在今山东平邑县地带)。”

得知自己将典出地点弄错了、张冠李戴,蒲坚顿时小脸通红,讪讪地归座。

蒲雄乘机训诫儿子:“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以后再不可像今日这般,不知天高地厚!”不过他嘴上这么说,内心里对儿子的表现还是满意的。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蒲雄(字元才)

“不!这不能怪娃,只因古今‘武城’之名实在太多!据老夫所知,还有几处武城:楚之武城,地在南阳(此武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北部地带);赵有二武城,一为适才所言东武城,一在今邺西十数里,因当年曹操曾在那里讲武,如今称之为讲武城(在今河北磁县境内);晋国亦有武城,后归秦,秦、汉曾在此置武城县,地在冯翊(此武城在今陕西华县境内);此外,前汉又曾在定襄郡置武城县(此武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晋朝也有武城县,地处广州(此武城在今广西平南县境内)。就因同名太多,后世方冠以东、南,以示区别。”徐统赶紧为蒲坚分辩。他不仅是当朝大儒,而且熟谙古今舆地。

“坚头,别听你爹的!他呀,读的都是些替人家改名易姓、没用的东西!”为给宝贝孙儿解围,蒲洪干脆将儿子拿来垫背。他说的是当年给蒲坚起名时,蒲雄提出要避讳的事情。

“就是嘛!”不知所云的姚弋仲也附和了一句。

徐统又说:“蒲郎,虽说你将两个武城混淆了,但这并非要紧之事。你爷爷说得对,读书要有经世之用。你青春年少便懂得举一反三,追思先贤,可谓已得读书真谛。勉之!”这番话发自肺腑。他此时想到了另一个年轻人王猛,心中生出孺子可教、后生可畏的感慨。

蒲坚心里明白,大人们对他刚才的表现其实都很满意。只是父亲对他一向要求从严,极少夸奖。

“你记住我今日说的话。”徐统又郑重其事地叮嘱了一句。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侍中徐统

“还不赶快回徐大人的话!”蒲雄赶紧提醒儿子。

“蒲坚记住了大人的鞭策!”蒲坚连忙作答。

“蒲郎,你爷爷到处吹嘘你,今日老夫倒是要考问你一下!”

姚弋仲今天心情舒畅,又觉得眼前这孩子确实可爱,便继续凑热闹。

蒲坚莞尔一笑,答道:“蒲坚实在不敢再在姚爷爷跟前班门弄斧了。”

姚弋仲询问:“你说,朝廷的犯兽之法,究竟对、还是不对?”

“哎呀,这是大人的事情,你就不要为难我家娃了!”蒲洪担心爱孙触犯禁忌,急忙打岔。

“没事!老夫只是问一问,古人在书中是如何说的呢?”姚弋仲却紧盯着不放。

得到父亲的目许,蒲坚略作思索后答道:“昔日大禹之孙太康贪图享乐,狩猎不归,致使国都被后羿侵占。他母亲带着他的五个弟弟逃至洛水边,追述大禹的训诫,作《五子之歌》,表达了五个诲意。内有‘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语,意思是说:对百姓应当亲近而不可轻慢,民为国之本,唯有本固,国家方能安宁。追思前贤,姚爷爷昨日所为,正是遵循古训了!”

这一席话,让大人们听后都感到惊讶不已。就连蒲雄的脸上,也很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微笑。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姚襄(字景国)

姚弋仲扭过头来望着蒲洪,咂嘴称赞:“广世,我还以为你在瓜田卖瓜、自卖自夸,今日看来,你家这娃着实不简单呢!”

“景国,蒲坚说得确实很好,你不妨也说说自己的见解。”今日机会难得,权翼有心也给自己的学生一个露脸的机会。

姚襄笑着说:“蒲家兄弟适才所言,出自《尚书•夏书》。儒家素来主张以民为本,孟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些话如今都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见先生将目光移向了自己,姚苌想了想说:“学生只是举个例子吧:三国时刘备在曹操大军的追逼之下,带着十数万军民且战且退。有人提出当弃众而行,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之中蜀国弱小,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也是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爱民之心的一个回馈了。”

姚家兄弟一席话也博得了蒲氏父子喝彩。蒲洪羡慕地说:“姚兄,你家先生果然名不虚传,二位公子已成他的高足弟子!”

“广世,”姚弋仲却摇起了头,“你我为胡人,却眼睁睁瞅着子孙被汉家夺走,你说,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前秦风云:6、蒲府惊魂︳第三节:蒲坚姚府拜师

姚苌(字景茂)

“当然是好事!”说话的是徐统,“要说你们羌、氐二族,追根溯源,其实也是炎黄的后人啊!”

姚弋仲和蒲洪听后,都冲着徐统大笑起来。徐统这么说,是有来历的。羌族姚氏奉有虞氏为始祖,将自己归于虞舜系列,也就属于黄帝的后人;氐族蒲氏则认为自己是有扈氏的后代,也是传说中的黄帝诸部落中的一支。

趁着气氛融洽,蒲洪对姚弋仲说:“姚兄,今日来,我还真有一事相求呢。”

“哼,我就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我家这娃素来仰慕你家先生,一直想拜他为师。”

“这得看我家先生乐意不乐意呢!”

权翼赶紧说:“不敢当!不敢当!”

“这有何不敢当呢?我替你答应下来!”

姚弋仲正在兴头上,大包大揽。

上节:姚弋仲大闹武城驿(下)

下节:畅饮柳林酒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913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