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五台山##忻州头条##你认为人生的终级意义是什么#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五台山繁峙碑首刻字

诗云:

文殊狮子望西域,

历览八极游虚空。

忽憩清凉得胜迹,

净界实与兜率同。

五台山在古冀州之域,今山西省的东北部,左邻恒岳,右接天池,背联云中诸山,面枕太行之险,周围百里群山磅礴而出,五峰雄峙于中,高出云霄之表,梵典云:“北方有文殊师利所居之刹曰清凉山,是即其地也”。

我国寺院设置肇始于汉朝,明帝永平十年腊月,帝迎梵僧竺法、摩腾至于洛阳,安止鸿胪寺,后创建白马,遂以寺称。寺者嗣也,意思是僧侣相续于其中而不使其绝断。今天忻州繁峙县城东去百里有古刹名西禅坊,按《古清凉传》所载,“五台望海峰之东北相去八十余里有寺名禅坊,内有芍药,即牡丹花,此寺是也”。

繁峙县东禅坊村、西禅坊村隶属于金山铺乡管辖,位于小柏峪村南5.7公里处,海拔高度1720米,由此去往东台只有八十余里。两村鼎盛时期有400多人居住,杨姓、张姓者较多。有东禅坊河,西禅坊河,后汇入麻地坪河,成为滹沱河支流。村南有骆驼眼,山峰名刀刃崖,海拔高度2152米,地理清高,峰峦峻峭,山林茂盛,花草芬芳。

两村中间有古地名叫四台,相传四台曾经建有规模较大的寺庙群。因僧人较多,这里一些禅修僧人就各自在周边建立自己的禅房,以便安居修行,后来建寺乃至发展成村落,在另一道沟里隶属神堂堡乡还有南、北禅坊两村。

繁峙县小柏峪村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们口传:宋代建村之时,因其南山之上有柏树林,当时南峪口沟已取名“柏峪”,所以这里就叫“小柏峪村”。村两边有东河与西河,是滹沱河支流。该村人口较多,鼎盛时曾有3000人居住,赵姓、郭姓居多。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东、西禅坊地理位置

一、临济法脉

刻于明正德二年正月十七(1507年)《重修禅坊之记》石碑,今弃置于小柏峪村南5.7公里处的西禅坊寺遗址,由时任禅坊寺住持宗泰立石。

按《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碑高160厘米,宽66厘米,正面额刻楷书“重修禅坊之记”6字,刻文24行,满行38字,共833字,楷书,其中缺20字。碑阴上额从右往左刻“临济元祖”,下面分四列竖刻“祖道戒定宗,方广证圆同,行超明实际,显达愿深洪”共20字,这是临济宗师徒起名的顺序,以方便法脉流传。

据虚云老和尚著《禅宗五派历代源流》中说:“临济雪峰祖定禅师续派:祖道戒定宗,方广正圆通。行超明实际,了达悟真空。龙池从空字下续演二十字”。时任西禅坊寺的住持名叫宗泰,是“宗”字辈,本山第五代传人。

临济宗延续不断,先后续起,所传法裔,一时难以考记。对比碑文:前三句吻合,唯有第四句不同,在此一并列出,以供后来贤哲寻根究源作为依据。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2016年东禅坊旧照

二、禅门佳话

据碑记载:“明朝景泰间(1450~1457年), 有僧名济贤号囗囗者,见斯地之清幽,乐居养道,遂陶砖伐木而重修之”。繁峙建设寺院有其得天独厚的物质和人文基础,一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二是用来烧砖制瓦的粘土,砖窑、瓦窑特别多。三是能工巧匠特别多。四是善男信女特别多。所以形成了“繁宇丛峙”的历史文化遗存。禅坊重修于1450年间,后来到了成化初年(1465年),寺内便无僧人住持。小柏峪村檀越信士郭辛、郭嵩等遍推硕德高僧,听闻京西大功德禅寺高僧,五台宝山寺住持凌云戒志禅师之道风隆盛,“遂怀币而往,请师垂慈愍,允许来临,任一代之住持,作众僧之领袖”。由此可知,禅坊请到了一位叫戒志的大德高僧,侧面反映了当地信众对大乘佛教的至诚信仰。

戒志禅师德行高超,修身修道,念佛念心。“静室虚堂,叙禅衣而宴坐,青山绿水,携仗锡以经行。宗说兼通,身心明净”。禅坐、经行是禅僧一天的主要活动安排。师不负众望,大振宗风。到了弘治癸亥年间(1503年),应故福村善人许文成、杨友旺、齐岩、马佐等请,住持本村古迹弥陀寺,师于本年冬跏趺示寂。其徒定玉号无瑕,于师在世之时次任住持,没过十年也化寂了。后来戒志的徒孙宗泰接任西禅坊寺的住持,是“宗”字辈的优秀僧才,继续弘扬临济宗风。

宗泰禅师,号岳宗,乃雁门郡郭氏之子,感老师之道风,遂髫年而弃俗,礼囗上人为师,是戒志禅师的徒孙,师天资聪辩,性自仁贤,五教三乘之典,靡不贯通。是不可多得的僧才。师接任住持后,修盖殿堂、廊庑僧舍,不几年焕然一新, 晨昏钟鼓,率众梵修。

据刻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铸造的故福村(距西禅坊寺18公里)三教寺铁钟铸文记载:故福三教寺主持是定通,门徒宗字辈八人,通过戒志、定玉、定通、宗泰祖孙三代精进修行,使东西禅坊、故福村三教寺成为临济宗在北方五台山繁峙地区主要弘法道场,能得到明朝中央佛教管理机构最高长官僧录司左右善世的认可和当地信众支持,确实不易。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五台山天然牧场

三、禅林护法

值得注意的是碑文撰写者是来自“三千奇峰仙境”的江西五峰郡云游比丘德熙。可见德熙游方五台山在禅坊寺静修了一段时间,受寺主宗泰禅师之邀作碑文,对五台山、禅坊寺和寺主修持誉美之词甚多。碑记中记录本寺“宗”字辈徒众有宗安、宗政、宗谥、宗义、宗宁、宗宝、宗秀七人,徒孙七人,可见宗泰禅师是一位出色的禅师,任禅坊寺主持也是众望所归。碑记书丹由本县东关天王寺(即今南关西寺)住持德财书写。

碑记立碑人有“僧录司署印左善世兼住敕建大功德禅寺住山定宣、 定铠。右善世定认。觉义宗锦、宗寿。钦差提督五台山兼管番汉一代寺僧纲司兼大吉祥显通禅寺住山都纲普显(繁峙山会村人)。掌书明宝,宗达”。左右善世为明朝中央僧录司正六品最高长官。可见禅坊寺重修工作是得到中央佛教最高长官的认可和支持的。且根据他们名字有“定”“宗”推断,应是临济宗门人。

碑阴还刻有功德主把总(明朝正七品武官)薛端、张文胜、薛殿、辛胜、武仓,五人对寺院重修鼎力支持。还刻有小柏峪村和临村布施者姓名共计267人。总之,上有中央佛教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有十方信众慷慨解囊、都来帮助修建寺院,反映了宗泰禅师的个人修为和临济禅法在北方信众中的影响力。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重修禅坊之记》碑阴

四、传统禅七

《重修禅坊之记》中记载:“静室虚堂,叙禅衣而宴坐,青山绿水,携仗锡以经行。宗说兼通,身心明净”。江西五峰山云游比丘德熙详细叙述了禅坊僧人一天的修行情况和境界。冬参夏讲,本为临济道场定制。明心见性,实乃僧衲出家初心。每年冬季的密集禅修,在汉传佛教禅宗的寺院叫“打禅七”。

什么叫禅堂?古代的禅堂不像现在只是打坐用,它兼具晚上睡觉的功能。所以,我们现在说的禅凳,那时候叫禅床。因为一个连着一个,很长,所以又有一个名字叫“长连床”。长连床的功能,除了打坐,晚上有些修行人累了还可以倒下休息。当然空间就很小了,只能是一个挨着一个了。就在这么一个地方,就是古代僧堂出家人安身立命之处。

什么叫挂单?禅僧到了寺院挂单,就是把行李挂到属于你的长连床对应的墙上,这样就在寺院安住下来了。不像现在两个人一个房间,没有这样的好事。汉语里面“单位”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单,原指出家人的行李。位,就是位置。

什么是参禅?禅堂是寺院的心脏。在古代把禅堂比喻为大冶洪炉,就跟炼钢一样,把废铁、矿石放进去炼出钢来;又叫选佛场,从那里选出佛来。参禅以明心见性作为禅宗的核心价值,令中国佛教的法脉得以延续。所以,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大祖师们都是在禅堂里锻炼、培养出来的。也由此可知,繁峙的东、西、南、北禅坊,僧人在这里夏天要学戒、讲经,冬天打禅七,冬参夏讲,不知成就了多少禅和子。

打禅七规定有哪些?第一点,实行维那师负责制。该教育的要教育,该打香板就打香板,该出堂就出堂。第二点,禅七中间止语。第三点,要遵守作息时间,该行香时行香,该坐的时候坐。打了站板,你还要行,错了;行香的时候,大家都行起来,你站在那儿不动,或打坐正有了功夫,也不行。最后,每个人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如果有病:如感冒、咳嗽,自己难以克服,可以跟维那师请假,避免影响别人。能克服的困难,都要尽量克服,坚持坐香。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五、心灯相传

“截断千差万别缘,无门关内自有天。浮云散尽乾坤朗,大地平沉法界宽”。说的是禅者离家舍业,了脱尘缘,为的是让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安放处。通过经年累月的禅坐、持诵,几度寒来暑往消除恶习,调柔身心,到了心与虚空等同,无有挂碍的地步,如枯木逢春,又是一片新天地。“亦坐亦行成一片,勿迎勿拒透三关。达摩只履今何在?舍命纳僧勇向前”。此时禅者已证见无名无相的正大光明真如法身,行住坐卧的身口意便能功夫成片,继续能够善用其心,不将不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出自《老子·道经》)

禅者远承佛祖拈花印心,达摩面壁教外别传安心之法,一滴同源,洋洋中华,乘时应运,吾东西禅坊丛林,二千年延续同一道风。

在日本佛教界有断臂会,每年腊月初九夜,他们都会静坐一宿,纪念为法忘躯、感动天地的禅宗二祖慧可禅师。民间传说僧人的袈裟是红色的,那是尊者的鲜血染红了衣袍。

有诗赞曰:“五乳峰下火龙洞,九年面壁华夏惊。雪没齐腰斫臂断,鲜血染得僧袍红”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史研究(十)——东西禅坊的临济宗传统禅七

本文作者:

清凉逸人,系清凉书院院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

壬寅年正月二十七沐手焚香敬作于清凉书院“观我堂”

清凉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行广大无碍之事业!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919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