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谁还记得“折箩”的滋味儿?北京人过节的老礼儿原来有这么多!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4 3 0

初一拜年,是所有中国人的年俗。这一天,子女给父母拜,姑爷给岳父母拜,下级给上级拜,同事朋友相互拜,兄弟姐妹也要拜。

谁还记得“折箩”的滋味儿?北京人过节的老礼儿原来有这么多!

拜年讲究两人相见拱手相拜,嘴上还要问候 “过年好”、“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之类的吉祥话。孩子们给长辈拜年,长辈可得用“红包”鼓励,祈福晚辈岁岁平安。

谁还记得“折箩”的滋味儿?北京人过节的老礼儿原来有这么多!

孩子们收到红包后,乐开怀。

老北京人拜年,要送拜年礼。送长辈的讲究味道可口,送亲戚的讲究经济实惠,送上司的讲究有里有面儿,送朋友的讲究吉利喜庆。

正月初二,祭财神。正月初二,甭管您是做买卖的,还是普通家庭,家家户户都要祭拜一位神,就是财神爷。拜财神,是对财富的一种渴望。穷人盼着脱贫致富奔小康,富人也想财源广进、日进斗金。在这天,北京人把请来的“增福积宝财神”纸像,摆在供桌上。朝着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的方向,叩拜三下,然后给财神爷上几炷香。

谁还记得“折箩”的滋味儿?北京人过节的老礼儿原来有这么多!

拜财神

讲究的人家,半夜就在广安门城门下等着,赶着开门挤破头去“烧头香”、“借元宝”呢!

正月初三,回娘家。在中国,出嫁的女儿都不能在娘家过除夕,也不能在正月初一回娘家。如果不按照老礼儿,恐怕会把娘家给吃穷了。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或初三,她们才能带着丈夫和儿女回娘家拜年。如今这个“老礼儿”早已不合时宜,但“回娘家”的习俗,几千年都延续了下来。

谁还记得“折箩”的滋味儿?北京人过节的老礼儿原来有这么多!

回娘家吃饭

正月初二、初三,也叫“迎婿日”。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这天姑爷带着双份的礼去拜年,会受到岳父母的盛情款待,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欢聚一堂。

正月初四,吃折箩。传说,正月初四这天,灶王爷要查户口,不管老少都不宜离开家门。因此,老北京人在这一天有不出门的习俗,全家人要在这天一起吃折箩。“折箩”可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酒席吃罢,剩下的菜肴,不问种类,全倒在一块儿……就叫‘吃折箩’”。早些年,人们都不富裕,剩饭残羹舍不得扔。北京人讲究初四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大锅烩!这些年,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吃的、用的、穿的样样都不缺,“折箩”的味儿也很少有人再记得。

正月初五,破五。民间把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为什么要“破”呢?因为从初一到初四,民间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用生米做法、不能动刀剪、妇女不能出门……过了初五这一天,过年的禁忌和老讲究,就都可以解除啦。正月初五,传说是五路财神生日,各家商店这天一大早就金锣炮竹,迎接财神,称为“接路头” 。

谁还记得“折箩”的滋味儿?北京人过节的老礼儿原来有这么多!

民间迎财神活动 新华社 吕传泉/摄

给财神过生日,需要摆“三桌半”。就是把四个八仙桌拼起来,摆满三个半桌的席。其中,必须先上有甜味的水果,表示财源广进。接完财神,过完破五,各家饭馆、商铺,五行八作的铺子就接连开张了,春节也进入尾声。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160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