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新县民俗风情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4 3 0

新县风情

文/余长城

不久前写了一篇散文《泼陂河水库》,有热心的读者留言,问我可否写一篇《泼陂河风情》。我虽长在泼陂河水库上游,但神留桥村于我出生前四十年已从光山县析出,隔着十八里宽的浩渺烟波,使我对泼陂河镇所知甚少。因为隶属的关系,十八年故乡生活中,我接触和结识的基本都是本县人。虽有“十里不同风”之说,但一县之治愈久,则风土人情更趋类似,互为目染耳濡,久之各乡就差不多了。故斗胆以点带面,写一篇《新县风情》,记录某些即将逝去的珍贵记忆。

1

早婚之陋俗,非新县仅有,此乃中国两千年封建遗存。古时,男子以“虚岁”作为法定注册年龄,政府鼓励早婚早育。秦汉律,“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令》,男子满十五岁授田60亩(其中桑田20亩为永业)。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年,百姓过生日渐渐去“虚岁”改用“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亦采用周岁作为公民法定年龄。七十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严格依照法定结婚年龄办理结婚登记。但民间所谓的结婚与法律意义上的结婚(办理婚姻登记)是两个概念。民间认可的结婚,乃经过迎亲、拜堂等过程,并接受亲朋的到场祝贺——置办喜宴。此乃“刷脸”程序,有没有证是没有人看的。我初中时一对同学,刚一毕业就结婚了,次年得子。

古礼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改革开放后男女双方多经自由恋爱而结合,亦需指定双方媒人,递交生辰八字。并依照“订亲”“下聘”“择吉”“迎亲”“拜堂”“闹洞房”等程序完成整个过程。迎亲,富裕家庭常雇用花轿(今改为轿车),并有“响班子(乐队)。新县有“哭嫁”之习,新娘离开娘家时要哭,以示对娘家恋恋不舍。

嫁妆由男方迎亲队伍负责搬运,大件双人抬,小件挑担,麻绳染成红色,以示吉祥。女方父母为酬谢担挑的,在嫁妆中藏小礼品,当嫁妆被抬、挑至男方家门口,这些小礼品便被搜出。搬运人员出发前已有酬谢——通常是“喜烟”,但此时仍有向新郎父母索要好处的,满足后方肯将嫁妆搬至新房。开心一刻。

旧时农村婚宴,桌、碗常不够,第一轮酒席必须能安排下全部外来宾客,本族及邻居来帮忙者可等第二轮酒席,俗称“吃第二划子”。新县乡俗 ,到贺即为客,即使是来讨饭的乞丐,只要在门口放几声鞭炮,亦得入席。故讨饭的随身必备炮仗。此举体现了新县民风中的“众生平等”和对每个人的尊重。

宴席中最主要客人是媒人和舅舅,必居最重要位置的两桌之首席。上席分首席与次席,以入座者左侧为尊,千万不可弄错。我有一位邻居,人有点傻,其外甥结婚时,“置客的”竟安排其坐次席,愤而走之,致使婚宴晚开两个小时——派人请回来后方才开席。

宴席每桌安排一位“写酒的”陪酒员,叨陪末座,任务是让宾客喝好。主客未吃好、喝好下桌,全桌人都不可离桌,否则失礼。酒宴之间,“置客的”携新郎新娘答谢宾客,由“置客的”代新人致答谢词,众人起身恭听。席间送每位入座宾客小礼包一个“随喜”,旧时多送毛巾,也有添加糖果袋的,毛巾似不可少。新郎新娘依次给每桌敬酒一回。

近年来后多在酒店宴请亲朋,伴有录相、摄相。“拜堂”亦多在酒店进行,“三拜”中的第二拜是“二拜高堂”,此时新郎父母需给儿媳“改口费(红包)”,儿媳改叫“爹(爸)妈”,夫妻对拜后喝交杯酒。旧时新娘拜堂需顶红盖头,今已不用。

拜堂成亲均在正午,晚上闹洞房,闹新娘子。虽然“新婚三天无大小”,长辈后辈亦可闹洞房,但多为平辈。叔伯辈多去闹公公、婆婆。在中国戏剧中,丑角是最令人发笑、快乐的,闹公婆就是将公婆画成大花脸,涂红抹绿,或给穿上奇妆异服。闹洞房必在新人房中,主目标是新娘,次为新郎,给新人出难题,让其出糗,香港人谓之“整盅”。闹本为热闹、吵闹之意,是另一种形式的庆贺,但有些年轻人往往闹得出格,不像话,花样走形。有鉴于此,聪明的公婆往往安排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坐镇闹房,既可以约束过激行为,又可以导向文明有礼的闹房形式。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门儿”,新郎陪同。女方父母一般于此日设宴,遍请亲朋,近年来亦有于送亲当日设宴的,更有与男方喜宴同场举办的。“回门儿宴”中新郎为第一“主客”,新娘平辈族人往往拚命给新郎灌酒。亦有“置客的”,其形式与男方喜宴基本雷同。如新人留宿,禁忌是不可同房而睡。

2

重男轻女、传宗接代是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所谓“添丁进口”。古时男为丁,女为口,丁特指成年男子,即十五(或十六)岁至六十岁,为法定在籍年龄,可服役。民国时期的“抓壮丁”即是征集青壮年男子入役,是一种强制手段。旧社会国家、宗族各种摊派,均以男丁(有时包括未成年男子)人数为统计对象,女子基本没有社会地位。特别是“包小脚”更是限制了妇女的人身自由。

新中国虽然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农村人还是看重“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没有儿子的家庭必得“抱养”一个男孩或过继一个儿子,否则就被称为“绝户头”,受人轻视。富裕人家有女无儿的可招“坐堂女婿”,孙随母姓。新县著名的古材落“丁李湾”即是李姓人家抱养丁家的孩子(传言是李家的外甥),由此得名。在新县,村落名字中凡有两个姓的,多是这种情况。如我母亲娘家“宋徐家”,亦是徐姓抱养的外甥原本姓宋。新县人重情重义,饮水思源,都将旧姓放在改姓前面。

结婚以生子为目的,结婚、生子(头孩)为人生两大喜。庆贺得子需请客“喝满月酒”。旧时孩子易夭折,特别是刚出生的前几天,新生儿死亡率特别高,待满月后孩子才与众人见面,宣布一条新的生命到来。在满月前的一个月中,乳母基本不出房门,俗称“坐月子”。“坐月子”一是让刚生产的妇女调养身体,二是认为“生产”乃一种“不洁”,需一个月才能“干净”。旧时条件艰苦,贫寒人家“坐月子”给产妇补身子的营养品不多,一般是红糖水加荷包蛋,中医认为红糖可以补血。中医还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接触凉水、冷手,否则会留下妇科疾病,故多数产妇一个月不洗澡,仅用热水擦拭身体。头孩出生,需立即向姥爷姥姥家报喜,生母娘家人于“洗三”这天来看新生儿,带来早已备好的儿童内衣、尿布,以及用来给产妇补养的母鸡、鸡蛋等礼品。之后还要准备“满月礼”,在喝满月酒前几天送到女婿家。

满月前后,一般由家庭中最长的长辈给孩子赐名,是为乳名(小名)。待入学堂时再赐大名(学名),或者请有文化的先生起名。新县民间没有“抓周”的习俗,但是在满周岁时,姥姥家会准备染红的熟鸡蛋、馒头、坚果等食用品,送给外甥,由孩子家长分给邻居,以示祝贺。

新县本没有给十二岁少年行成年之礼的,近年方有,亦不盛行。亦没有成年“冠礼”“及笄之礼”。古时,男子成年时要举行冠礼,挽发佩冠,诸侯贵族则可提前至十二岁时。部分地区民间依样画瓢,或称之为“开锁礼”,富贵孩子戴长命锁,穷人家孩子找一把假锁戴上、解开。今演变为“少年礼”。

3

楚人敬鬼,丧礼最为隆重。信南受楚文化影响,其丧礼形式与信北有所不同。区分豫楚(信北、信南)文化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看坟墓形制。豫人坟墓为圆形,楚人坟墓为方形。豫人十月初一为鬼节,给先人烧纸钱并扫墓;楚人三月初三或七月半为鬼节,给祖先烧纸钱并扫墓。豫人死后三天入土,楚人择吉入土,停灵数天。最独特两点:楚人有新年之祭,即死后第二年年初为死者“新年”,亲朋必前往吊之;光山、商城、新县有元宵夜给祖坟“送灯”(或叫“送亮”)之习俗,其他县没有。

敬鬼其实就是敬祖宗。死后为鬼。虽然每户中堂挂着“祖宗昭穆神位”,但都确信祖先死后多变为鬼,有几个能成神?无人祭祀者则被称孤魂野鬼,这类鬼常害人,民间有“迷路魂”之说——害人迷路。新县人逢年过节必烧钱纸,烧纸必向先人祷告,求祖宗保佑。若谁家出了贵人、或发财,旁人必说其“祖坟冒烟儿了”,这种祖坟冒烟说,大概就是祖先由鬼变成神了吧。还有祖坟长篙子之说。楚人祭屈原,以篙插门楣上,大概祖坟长篙子也是成神的一种标志吧。

风水之学非楚人独有,风水之学最看重阴宅,认为埋在风水宝地可以成神,成神则可保后代当官、发财。新县人将风水先生称为“掌坛儿的”“阴阳仙儿”,凡有丧事,必请“掌坛儿的”推算下葬吉日,并选定墓地(墓地多在生前数年早已选好)。

丧事由“掌坛的”主持,亦请道士、和尚来做法事。在灵魂往西天或往阴曹地府期间,就得给亡灵烧许多纸钱,让其备足路费。此纸钱成包成包地烧,民间称为“烧包袱纸”。“烧包袱纸”同时要烧一道符篆,由“阴阳仙儿”抄写上生者姓名,让死者灵魂带上,作为将来要保佑的对象。

棺材前摆一供桌,“掌坛的”(或和尚、道士)给死者做法事时,嘴里念念有词,俗称“唱道”。做法事就是给事者超度亡魂,让其升天,前往西天极乐世界。但信阳人多信东岳大帝,“掌坛的”不知是否属于道派。信阳民间“道释合一”,我姥爷死时既请了和尚又请了道士,二者并不相悖。

关于孝服,有长短之别。民间认为,孝服越长者更受死者保佑。孝子(女)披麻戴孝,孝服长度超过身高,拖在地上。给亲友准备的只是孝布,出殡时搭在头上,给儿童准备的则是孝帽。

守灵期间,来吊唁者必得给死者烧纸、叩首,孝子陪跪。来吊唁者不限于亲朋,有些是因为受过死者生前恩泽,或对死者非常敬重。守灵期间,灯不灭,香不断,人不离。夜间守灵,常安排族人轮值。

出殡皆在清晨,俗称“上山”。头幡(引路幡)由死者之长孙或长子擎举,孝子“摔老盆(火盆)”,摔盆后起棺,棺由八人抬。举幡、经、花圈、仙鹤、纸马等队伍在前,棺随其后,哭丧团紧随棺,其余尾随。有专人负责沿途撒冥币(剪做铜钱形状)、放鞭炮。如若路程较远,中间需要停棺,给抬棺人以休息时间。歇棺不能落地,下垫木凳。停棺时,哭丧团哭个不停。

丧乐队必得有喇叭或唢呐。在节日歌舞表演中很少用到喇叭、唢呐,一般只有锣、鼓、钗等。锣、鼓、镲均有大、中、小三个等级,大鼓不方便携带。近些年有用到西洋乐器,亦有军乐团组织。

4

新县人极少舞龙的,大概是舞龙需要的场地太大,交通也要求相对便捷,新县山区多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幼年时曾见过“跑竹马”和“鹬蚌相争”,但更多见的是“舞狮”与“划旱船”。“跑竹马”很热闹,每个竹马有一个马童,七八匹马不停地跑,马童不停地翻筋斗,煞是好看,印象深刻。“鹬蚌相争”是一只“蚌蚌”和一只“鹬”,“蚌蚌”要美貌小媳妇来演,“鹬”用男演员,有对白。

狮船之舞,见于每年正月,民间各村庄自发组织,以贺新春。大湾子常有舞狮团队,小湾则有玩船团队。一只舞狮队伍至少需要十到十一个人:舞狮者四人(两班倒)、唱段者一个、锣鼓手四至五人、掌灯者一人、联络员一人。舞船队伍通常不需要换班,故较舞狮队伍少二至三人。

联络员先到下一个村庄联系——主要是不与其他表演团队发生时间冲突——告知舞狮队几点能到;由队长通知村民准备,已睡下的要起床迎狮,并安排某一户人家准备宵夜。掌灯的负责给狮子照明,即使八十年代中期有了电灯,但掌灯一职仍然保留。锣鼓手通常一鼓二锣二镲,也有用一镲的。狮子有狮头、狮尾二人,因舞狮较累,需四人分两班。最重要的还不是舞狮人,而是唱段的,或称喊段的。段者,彩语也。每唱完一句,众皆喝彩,俗称“喝二彩”,喝二彩通常喊“喜哟——”,拉长语音。唱段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要背会许多段彩语,太多重复段子会被看出没水平。更高水平的是能即兴而作,“看图说话”。例如通常以“今日来到贵门前”起句,余下几句就要将所见场景美言出来,令户主高兴,户主一旦高兴了,打赏就多。舞狮一定要“走上水”,从地势低的村头开始,绕村一圈,不能遗漏每一户,这也是联络员的任务——指导狮子的游行路线。唱段的特别能见机行事,看哪家门庭较高,就喊得卖力,唱得长久,以求“加赏”。赏赐通常都作为“食物”喂到狮子口中,由狮头转给狮尾,狮尾再转给专门人收集,这就要求还需要一个专人背袋子的。如果一个人背不完,锣鼓队可帮忙背。有些户主会把“食物”吊在屋檐下,这就需要狮子立起来(狮头踩在狮尾肩上)才能吞下(伴随解绳的过程)。七十年代户主吊起来的通常是糖果(点心)和烟,富裕家庭有吊整条烟的。忌单数,如果只吊一条烟,可系根蔬菜——狮子也吃素。

挨家挨户拜完年后,还要给生产队拜年,在湾子中央,通常是晒谷场上。这一关比较难过,奖赏也最多,需舞狮者表现最高水平!最常见的是狮子“吞板凳”和“爬方桌”,奖品可放在板凳上或方桌上。我记得我湾群众曾给狮子出过两次难题,一是板凳上放半盆水,二是四只板凳腿用绳系起来。最难的一次是丁李湾捉弄宋徐家舞狮的。一般村庄叠方桌不超过三层,丁李湾叠了十二层方桌!虽然四周都立了柱子,但这种空前绝后的玩法,没有狮子敢于尝试——会出人命的。

划旱船相对轻松、诙谐。其唱段的和船公同是一人,一般左手拿根竹棍代表船蒿,右手拿一破扇子,戏弄乘船的“船娘子”。船娘子一般由小媳妇扮演,要求有点姿色,有股浪劲。舞船有点像东北的“二人转”。时常,看划船的一方会有人推开船公,接过其手中的竹蒿及扇子,代替船公进行表演,“调戏”船娘子。

宵夜通常是每人一碗水饺,给表演团队添点力气,俗称“过夜”,好去下一个村庄,继续表演、拜年。

5

谁家有喜事,例如结婚、得子、盖房、儿子考上大学,通常是要请戏的,八十年代末改为请电影。县豫剧团一般人家请不起,大多请的是民间“草头班子”。这些草头戏班子,和舞狮的玩船的一样,不是职业团队,平常务农,唱戏是“兼职”。另外,秋收之后供销社办物资交流大会,以及各乡、村传统庙会,也都请戏。“社戏”按剧种不同,通常分以下几种:皮影戏、花鼓戏、地灯戏、吹打乐。

皮影戏,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影子戏,人、物是用皮子做的,通常是驴皮。人、物被制成“皮偶”,由线、棍操纵。通常唱皮影戏的只有一人,左右两手分别操纵两到三个人偶,武将身份的人偶还有刀、枪,可以对打。伴随惊堂木“啪”的一声,将一方斩于马下。代表部队的人偶通常由数个兵偶排、叠成一起。童年时只喜欢看武打戏,但打斗的时间都很短,多数时间都是在唱。最怕出现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两个人偶对坐下来,开始唱个没完没了。从来就没能将一部皮影戏看完整的。

花鼓戏通常以“花鼓”(架子鼓)打击乐为主乐器,有生旦净末丑角,比豫剧简单,比大鼓书又多了人物表演。民间有专门“说书”的艺人,例如说《岳飞传》《杨家将》《三侠五义》《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说书有两种乐器,一种为大鼓(实际为小鼓),另一种为快板及月牙板,分别称为“大鼓书”和快板书。花鼓戏的演员不是很多,一般为五六人,通常一人能表演多个角色。八里畈乡宋畈湾有一个唱花鼓戏的草头班子,其中有一位是我同学的父亲。

地灯戏原为花鼓戏之一种,后经独立发展,成为极特殊的稀少剧种。新县千斤乡地灯戏,于2017年申请加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灯戏顾名思义,在地上表演,周围有灯,由元宵节赏灯发展而来。最传统的剧目是《夫妻观灯》,此外还有几十个流传下来的剧目。因为地灯戏不搭戏台,非常接地气,故在新县北部各乡均有流行。地灯戏并没有定型的乐器,鼓、锣、二胡、笛子、唢呐均可。唱腔被称为“民间小调”。新县民间小调,不拘形式,一个人走路上也可以唱,夏夜乘凉时也可以唱,可以即兴编词,故地灯戏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近几年旅游开发,在千斤乡“中原银杏文化节”和“丁李湾古村落”文艺展出时,新县地灯戏让外来游客啧啧称奇,叹为观止。当地政府正加大力度保护、开发这个剧种。

新县陈店乡原名柴山保。柴山保是鄂豫皖第一块根据地,时为光山县的一个保,鄂豫皖根据地第一个政权组织——苏维埃光山县政府设在柴山保。吹打乐流行于陈店、郭家河、箭厂河与卡房等几个乡,尤以陈店乡西南两公里处的三壁村最负盛名。据三壁村老艺人讲,三壁吹打乐原有曲牌八十多首,今仍存二十三首,但能演奏完整的只有十二首。吹打乐既可坐场演奏,亦可行进中演奏,如接亲、送葬或上梁。其实每个乡每个村都有吹打乐,但没有曲牌,只有“基础锣鼓径”。三壁吹打乐有完整的曲牌流传,如《唢呐皮》《八板》《起堂》《鹊踏枝》《甘州歌》《老打》《得胜令》《青山乐》《靠山乐》《二番》《进花园》《歌台月》《香柳娘》《长怨歌》等。三壁村的吹打乐“响班子(吹打乐队)”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盛于清末民初,后成为红军革命队伍的宣传乐队,并配备西洋铜管乐器。三壁吹打乐最经典的乐曲是《八月桂花遍地开》,此曲始创于柴山保,本为新县民歌,现知识产权“归商城县所有”。

6

新县传统民居属江南徽派建筑,现存三个较完整古村落,分别是八里畈镇丁李湾,及周河乡西河、毛铺,其他乡如郭家河有古村落但不够完整。以丁李湾最为古老,延续七百余年历史,入选河南省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新县城关首府路晚清古建筑群虽然更加完整,更具代表性,但不属古村落,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徽派建筑的特点是以砖木石为原材料,院落式结构,倚山面水,最小者称三合院,有“天井”,以堂屋中轴线呈对称结构,柱梁立屋,白墙灰瓦,飞檐斗拱,雕龙刻凤。

新县这么多山林,为什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村民多是用土坯盖房?砖房和土坯房的区别就是土坯经窑烧成砖或经太阳晒干成土坯。民国以前,山林都归地主所有,一般村民烧不起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林归集体,每个生产队都有土窑,主要用来烧瓦,很少烧砖,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根本没有富裕的农民。分田到户后,不少村民开始烧大青砖盖房,未经几年各乡通电,有了机制小红砖,村民购砖建房,红砖瓦房成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道风景。

所以,青砖瓦房基本都是旧社会大户人家遗留下来的。不仅阳宅,大户人家阴宅也用砖石彻成。在很长一段时间,村民都有捡砖头的习惯,主要是捡坟地上的砖头。可怜那些坟墓。

新县人盖房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上梁”,也称“送梁”。这根梁不是柱上承重之梁,而是堂屋顶额外的一根檩子,位于房屋最高、最中,基本不作承重之用。上梁,乃宣告房屋落成,必得庆贺一番。屋主人不仅要置办酒席,接受亲朋贺礼,“爱好”的还会请来戏班子或吹打乐队。上梁前需找风水先生择定吉日吉时,之前地基、门向、动土日期都是由风水先生选好的。上梁前一日为“暖梁”,即将“梁”用黄纸包裹、红布缠绕,焚香祷告。上梁时要“撒梁粑”,邻居及到贺的亲友抢梁粑。撒梁粑时还要“唱彩”,即唱彩语段子,众皆应和。上梁日,新屋门、柱上要贴对联。

比“上梁”更奇特的是“偷梁”。梁须偷来,不知始于何朝何代。此梁不能用旧梁,必得用新梁,即现砍别人家的树木,多在夜间,名之为“偷”,且天经地义。梁木一般选用香椿树,亦不知为何。

7

传统节日,比较隆重的是“过年”和元宵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鬼节”和腊八节。除夕与春节二日相连,但乡间更重过年,春节一说来源于官方,多在城市流行。古时正月初一称为“元旦”,皇帝首日临朝,与万民同庆新春,并给官员放假数日以示庆贺。民国采用公历,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遂被称“春节”。

过年分过小年和过大年。过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又称灶神节,此日,送灶神上天。新县有“过小年吃豆腐”一说,祭品亦为豆腐,无肉。这一天“打扬尘”“刷锅烟子”,为过大年做准备。过大年为全年最隆重一日,讲究全家人团聚,新县人并不重视中秋节和中秋团圆。“过年”——吃年饭——多在早晨,亦有中午过年,没有晚上过年的。过年起得越早越好,有些人家五更鸡鸣起床准备,七点左右就开吃年饭。这一天隆重祭祀祖宗,一般为六大碗(三碗米饭、三碗肉食)、六杯酒,让祖宗先吃先喝。烧三堆纸钱,中间一堆给祖宗,旁边两堆给皇天、土地,烧纸时鸣放鞭炮。吃年饭时要关门,不被打扰。黄昏贴春联,若上年有新亡人,春联不能用红纸,多用黄纸,如守孝三年,还需用其他颜色。除夕“守岁”,给儿童“压岁钱”,各屋需亮灯至天明,香烧至天明,不能断香火,天明“接新年”,燃放鞭炮。过年要将水缸挑满,初一不能挑水、挑担,不能“干活”。

初一给同宗长辈拜年。最先拜爷爷奶奶(如有曾祖更需先拜),其次是五服之内,再次同姓,最后是同一个湾子异姓人家。如邻村有同姓也需去拜年。一直持续到吃午饭,下午、晚上不能拜年。初二拜舅舅、初三拜姑父,依亲疏关系安排时间,最后是拜朋友,排至正月十五,“十五里都是年”。朋友间亦可在正月十五后继续拜会。亡人“新年”需早告知亲友日期,一般在初二至初九。不给亡人拜新年,或三年不来拜年,意即绝交。

新县规矩,元宵节大过年,因为这一天需给祖坟“送灯”。只要坟墓尚存的列祖列宗,都要去墓前送一盏油灯,后改为蜡烛。为防止灯火被风吹灭,还需插上竹签、罩上白纸。送灯时伴随烧纸、放炮,大鸣大放,往往易引发山火,这一天是乡、村干部及消防队员最紧张的一天,各姓祖坟山如同白昼。没有坟的祖先把“灯”送到路边,喊魂、招引。也给水神(井、塘、河)送灯,给庙神送灯,给树神送灯。我们村庄的一棵千年古柏树就是被一只蜡烛烧死的,一个村民把蜡烛送到树洞中。元宵节还有一种灯,指的是灯笼、花灯。正月十五晚,家家户户门前挂灯笼、儿童举花灯、大户或商家玩灯谜游戏。观灯者有“踩高跷”的,高跷可以绑在腿上,也可以用两只手扶着。小时我们村每家均有高跷,下雨天踩高跷出门,以免布鞋打湿。出嫁妇女不能在娘家过元宵节、看灯。由赏灯、玩灯演变出“地灯戏”。

三月初三为鬼节。这一天要驱鬼,要防止鬼进门。每户门前放两棵白菜守门。胆大者还会炸鬼,去阴森之地扔“土手榴弹”。这些鬼都是从阴曹地府来的,传言这一天傍晚鬼门关开启。民间传言,该晚若头顶一只破鞋就能看到鬼。也有过七月半节的,这一日亦为鬼节。

受佛教影响的人家过腊八节,吃腊八粥,多数新县人不过此节。但是我们村庄每年都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打鱼,此绝非偶然,而是惯例,想必与腊八节有关。鱼为腥物,鱼肉不能做腊八粥,这是为什么呢?

新县人多不过“七夕节”“重阳节”和“冬至节”。端午节又分大端午和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端午节家家用笋叶包糯米粽子,也有做糯米酒的。

8

新县人好客与从不同,一天管四顿饭,包括“过晌午”、午饭、“过晚上”、晚饭,特别是雇匠人做工或请人帮忙插秧、割稻、挑担等力气活,“过晌午”“过晚上”必不可少,夜晚加班还要“过夜”。新县人把下午称之为“晚上”,“过晚上”指下午加一餐,“过晌午”指上午加一餐。如果是在田地上干活,加餐会送到田边地头上。一般为面食,如水饺、肉丝面(手擀面或挂面)之类。与“过晌午”“过晚上”相对应的,生产队集体干农活时也有“歇畔”,此时带有干粮的自己给自己“过晌午”“过晚上”,俗称“打尖儿”,带有烟袋的趁机抽几口小烟,恢复力气。

晚餐为正餐,要喝酒,如果客人下午离开,则午餐改为正餐。下酒菜很丰盛,一般是客人人数的两倍以上,忌单。菜肴品种不够时,就把同一份菜做成双份,对角放置。如主人酒量不好,必请人陪酒,务必让客人吃好、喝好。通常一桌要坐满八个人,人多加凳子,人少请邻居。

来客先敬茶敬烟,“茶七酒八”,以免烫着客人。新县人家家备有菜叶,终年不断。若突然有一两位不速之客,主人家又离街太远来不及上街买肉,往往会杀鸡,或者向邻居借肉、蛋之类。总之,待客不能没有荦腥。

冬、春一般都备有腊肉、腌肉。旧时家家养猪,一般家庭养一大一小两头猪,一年杀一头,除给亲戚分一些外,许多肉需腌制或熏成腊肉。许多家庭腌有咸鸭蛋,为下酒凉菜之一。可做下酒菜的凉菜还有腌韭菜、腌蒜薹、腌蒜瓣、腌生姜(洋姜或红姜)、凉拌西红柿等。过节时,许多人家喜欢买卤药自制卤肉。

新县人爱吃豆腐,特别爱吃豆腐渣和臭豆腐。新县人把豆腐块叫“水豆腐”,把“千张”叫“干豆腐”。干豆腐卷成卷,让其生菌,长出白毛,是所谓“臭豆腐”,炒熟后称“臭豆腐卷”。新县盛产橡子,有一种豆腐叫“橡子豆腐”,我小时候奶奶每年都摘橡子磨成粉,做橡子豆腐。至今,新县菜市场仍有卖这种豆腐,也是饭馆的一道特色菜。新县人还发明一种特殊豆腐,叫“观音豆腐”,取材于观音树的嫩叶(俗称臭娘子),挤出树叶汁,凝固后即成。

近年来“新县将军菜”倍受欢迎,供不应求。新县有一个专门生产、加工山野菜的公司,袋装山野菜十分走俏,常被包装成礼品送人。品种有数十种,以蕨菜(又名拳菜)和花儿菜(学名白鹃梅)产量最大。过去,从新县走出去的将军们常思念这些山野菜,写信或打电话让乡亲寄这些野菜给他们,慢慢地新县山野菜就被统称为“新县将军菜”。由新县山野菜做成的“野菜凉粉”,以及由野葛根做成的“葛根溜溜条”,以及特殊豆腐,都备受游客青睐,并登上央视在《乡土》栏目播出。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297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