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找寻编号370284的乡土记忆|胶南县地名志(3)

一提起“乡土”

总会让人热泪盈眶

而时光飞速向前跑

有些事情也随之慢慢消散

不如跟随我们的脚步

一起找回记忆中的胶南县

找寻编号370284的乡土记忆|胶南县地名志(3)

王台镇概况

王台镇位于县境北部,北邻胶州市,西与宝山乡接壤,南与薛家庄乡相邻,东濒胶州湾并与红石崖镇相连。总面积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4.5公里。辖52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有居民10,704户,42,862人(非农业人口1,893人)。其中男性21,376人,女性21,486人。除蒙古族2人,朝鲜族3人外,皆汉族。镇人民政府驻王台(村),在县城北22.5公里处。烟(台)上(海)、黄(岛)王(台)、黄(岛)河(西郭)三条公路纵横贯通镇境,交通方便。

该镇地势南高北低,丘陵占40%,平原占60%。南端宽,北端窄,东部自南向北有一条丘陵地带,系小珠山脉延伸部分,中、北部为平原。主要河流有:错水河,发源于小珠山北麓;巨洋河,东源出石灰山南麓,西源出七宝山北麓,均由南向北转东在五河头处入胶州湾。1970年对巨洋河中、上游河段裁弯取直,加宽河道,消除了水患。全镇有小型水库3座,塘坝30座,机井300眼,灌溉面积2.8万亩。

该镇属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一月平均气温-2℃,八月平均气温26℃。全年无霜期190天左右,平均年降水量850毫米。

王台镇是胶南县主要粮、菜产区之一,有耕地53,61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1987年粮食播种面积72,122亩,总产22,515吨。有“胶州大白菜”西瓜等土特产。果园2,032亩,果品总产504吨,多为苹果。林地6,447亩,木材蓄积量23,527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23,178千瓦。有机动渔船100艘,主要从事近海捕捞及贝类养殖。1987年农业总收入6,103.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83元。

王台镇是全县工业发达乡镇之一,拥有纺织机械厂、毛纺厂、食品饮料厂、黄烟复烤厂、布鞋厂、建筑材料厂、建筑公司、汽车修理厂等企业。和毛机被评为“省一等品”和“信誉产品”,销往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及朝鲜、巴基斯坦、缅甸等国。1987年试制成开松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毛纺厂所产羊毛衫畅销上海、北京、天津等地。1987年镇办工业总产值4,534.8万元。

该镇有县属中学一处,镇属中(农校)、小学24处,在校学生7,213人,教职工3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7%。镇驻地设有文化站、影剧院、广播站、书店及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有床位66张,医护人员71人。各村设有卫生室。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3.5‰。

王台镇辖境解放前属胶县第四区王台镇、灰村乡和第五区石朱乡、漕汶乡、埠后乡。王台镇辖王台、郎中沟、杏花村、姜家庄、姜家庄东南沟、庄家茔、徐家庄、住范:灰村乡辖河西雒、河西董、前营、后营、河西庄、殷家洼子、刘家庄、三甲庄、河南薛、河南邢;石朱乡辖田家窑、大朱阳、小朱阳、石梁唐、石梁阎、石梁杨、石梁刘、井头、匡家营、北马连、前马连、崖逄家、大杨家、小杨家、观里、朱郭;漕汶乡辖逢猛孙、逢猛王、逢猛张、埠上、东漕汶、小柳圈、西漕汶、庄家岛耳河、魏家岛耳河、张家岛耳河、王家岛耳河、北柳圈、南柳圈、西柳圈、宗家屯、铲尖、张小屯、张小庄、天妃庙、陈郑屯;埠后乡辖魏家庄、阡二沟、法家庄、法家庄东山、马连沟前山。当时土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人口约21,000人。

1945年8月解放。诸胶县成立后,隶属洋河区(同属海西办事处领导),辖王台、庄家茔、徐家庄、郎中沟、杏花村、姜家庄、姜家庄东南沟、住范、河西雒、田家窑、途猛孙、逢孟王、逢猛张、埠上、大朱阳、小朱阳、东漕汶、小柳圈、西漕汶、南柳圈、北柳圈、西柳圈、石梁刘、石梁唐、石梁阎、石梁杨、阡二沟、井头、匡家茔、法家庄、法家庄东山、马连沟前山、北马连、前马连、观里、朱郭、崖逄家、大杨家、小杨家、魏家庄、张家岛耳河、魏家岛耳河、王家岛耳河、庄家岛耳河、宗家屯、铲尖、张小屯、陈郑屯、张小庄、天妃庙及今红石崖镇龙泉河西、后杨家、于家洼子、龙泉河北、龙泉河东、龙泉戚家、龙泉赵家、龙泉王家、邵家、逄家、解家、西屯、东屯、郝家、郑家、师家、大殷、小殷、杨家庄、山殷家、柳林子、山李家、山栾家、山曹家、山宋家、西郭家沟、杨家、小山前、薛家、东郭家沟、南邻、东邻、牛齐前、牛齐后、山王东、涝洼、大平、山王西、南茔、山隋家、法家园、辛庄、可洛石、二石、孙家沟、张戈庄、龙湾崖、郭家台子、高李沟、张家沟、十八盘、莺山子、陡沟南崖、城子埠、西山、龙斗山前、马家、河洛埠、龙斗山后、管家大村、店子、红石崖62个村,此外,尚辖今薛家庄乡迟家屯、崔家屯、小屯、大袁家沟、大荒、小荒、周家庄7个村。1945年11月诸胶县并于胶县。1946年9月建立胶南县,除将上述迟家屯等7个村划归宝山区外,辖区未变。

1949年洋河区改为王台区,将原属辛安区的山赵、兰沟子、山柴、石灰窑、石庆窑西山、葛家沟、石灰窑东山、沙沟、沙沟东山、杨家箭、邱家、姜家屯、陈家沟、岳家、土山后、韩家台、插旗崖、徐村、东埠后、东沟、西埠后、三角湾、韩家寨、大箭沟、高堂寨、大黑涧、横山后27个村划归王台区;又将原宝山区所辖河南薛、河南邢、前营、后营、西灰村、东灰村、西草夼、东草夼、殷家台、莱瞳、小陡沟、大陆沟、薛家庄、薛家店子、王家屯、旺山沟、大王家庄、小王家庄、河西董、河西庄、迟家屯、崔家屯、小荒、大荒、大袁家沟、周家庄26个村划归王台区。

1949年7月王台区改为第六区,同时划出第七区和第八区。第六区辖王台、庄家茔、徐家庄、住范、河西雒、河南薛、河南邢、前营、后营、西灰村、东灰村、西草夼、东草夼、殷家台、莱瞳、小陡沟、大陡沟、薛家庄、薛家店子、王家屯、旺家沟、大王家庄、小王家庄、河西董、河西庄、迟家屯、崔家屯、小荒、大荒、周家庄、大袁家沟、小袁家沟、殷家洼子、刘家庄、三甲庄、郎中沟、杏花村、姜家庄、姜家庄东南沟、沙沟、沙沟东山、杨家箭、邱家、岳家、土山后、韩家寨、大箭沟、高堂寨、大黑涧、横山后、韩家台、徐村、插旗崖、三角湾、东埠后、东沟、西埠后、石灰窑、石灰窑东山、葛家沟、石灰窑西山、姜家屯、陈家沟、山赵家、兰沟子、山柴家66个村;

第七区辖田家窑、逢猛孙、逢猛王、逢猛张、观里、大朱阳、小朱阳、埠上、东漕汶、小柳圈、前马连、北马连、朱郭、魏家庄、崖逢家、大杨家、小杨家、石梁刘、石梁唐、石梁阎、石梁杨、井头、匡家茔、阡二沟、法家庄、法家庄东山、马连沟前山、张家岛耳河、王家岛耳河、魏家岛耳河、庄家岛耳河、宗家屯、张小屯、铲尖、陈郑屯、天妃庙、张小庄、店子、后杨家、龙泉河西、于家洼子、龙泉河北、龙泉河东、龙泉戚家、龙泉赵家、龙泉王家、西漕汶、南柳圈、西柳圈、北柳圈50个村;余属第八区。

1955年第六区与第七区合并为王台区,第八区改为红石崖区。1956年将王家岛耳河、庄家岛耳河、魏家岛耳河、张家岛耳河、宗家屯、铲尖、张小屯、陈郑屯、天妃庙划归红石崖区;将小袁家沟划归宝山区,将韩家寨、大箭沟、高堂寨、大黑涧、横山后、韩家台、徐村、三角湾、东埠后、东沟、西埠后划归辛安区;同时将红石崖区的山曹家、山宋家、山殷家、山李家、山栾家、柳林子、西郭家沟、杨家、小山前、薛家、东郭家沟、南邻、东邻、牛齐前、牛齐后、山王西、山王东、涝洼、大平、南茔、山隋家、高李沟、张家沟、十八盘、莺山子、陡沟南崖划归王台区。

1958年3月撤区划乡,王台区分为王台、田家窑、石灰窑三个乡。王台乡辖王台、庄家茔、徐家庄、住范、河西雒、河西庄、河西董、东灰村、西灰村、郎中沟(含杏花村、姜家庄、姜家庄东南沟)、小王家庄、大袁家沟、河南邢、河南薛、殷家洼子(含刘家庄、三甲庄)、前营、后营、迟家屯23个村;石灰窑乡辖石灰窑(含石灰窑东山、葛家沟、石灰窑西山)、山赵家(含兰沟子)、山柴家、姜家屯(含陈家沟)、莱幢(含小陡沟、大陡沟)、王家屯(含旺山沟)、沙沟(含沙沟东山、杨家箭)、大王家庄、邱家、殷家台、薛家庄、薛家店子、东草夼、西草夼、崔家屯25个村;田家窑乡辖田家窑、逢猛孙、逢猛张、逢猛王、观里、大朱阳、小朱阳、埠上、东漕汶(含小柳圈)、西漕汶、南柳圈、西柳圈、北柳圈、前马连、北马连、朱郭、崖逢家、大杨家、小杨家、魏家庄、石梁刘、石梁唐(含石梁阎)、石梁杨、阡二沟、井头、匡家茔、法家庄(含法家庄东山、马连沟前山)31个村。将店子、后杨家、龙泉河西、龙泉河北、龙泉河东、于家洼子、龙泉戚家、龙泉赵家、龙泉王家、山殷家、柳林子、山李家、山栾家、山曹家、山宋家、西郭家沟、杨家、小山前、薛家、东郭家沟、南邻、东邻、牛齐前、牛齐后、山王西、山王东、涝洼、大平、南茔、山隋家30个村划归红石崖乡;将高李沟、张家沟、十八盘、莺山子、陡沟南崖5个村划归徐戈庄乡。1958年9月王台、田家窑、石灰窑三个乡合并成立幸福人民公社,后改名王台人民公社,共辖79个自然村,分为66个生产大队(其中王台分为5个,石灰窑分为3个,沙沟分为3个,西漕汶分为2个)。

1962年将辛安公社所辖韩家寨、大箭沟、高堂寨、大黑涧、横山后、韩家台、徐村、三角湾、岳家、土山后、大荒、小荒、周家庄、东埠后、东沟、西埠后、插旗崖17个村、11个大队划入王台公社。1966年因村庄规划,徐家庄并入庄家茔,该村注销。

1976年从王台公社分出薛家庄人民公社。薛家庄人民公社辖:崔家屯、大袁家沟、迟家屯、东灰村、西灰村、小王家庄、大王家庄、东草夼、西草夼、薛家庄、薛家店子、王家屯、旺山沟、莱幢、小陡沟、大陡沟、殷家台、姜家屯、陈家沟、石灰窑、石灰窑东山、葛家沟、石灰窑西山、山柴家、山赵家、兰沟子、沙沟、沙沟东山、杨家箭、韩家寨、大箭沟、高堂寨、大黑润、横山后、韩家台、插旗崖、岳家、土山后、周家庄、邱家、大荒、小荒、东埠后、东沟、西埠后、徐村、三角湾47个村,35个生产大队。同年秋将红石崖公社王家岛耳河、魏家岛耳河、庄家岛耳河、张家岛耳河、宗家屯、铲尖、张小屯、陈郑屯、张小庄、红旗(原天妃庙)8个大队、10个村划入王台公社。同年因村庄规划,后营并入前营,刘家庄、三甲庄并入殷家注子,小柳圈并入东漕汶,匡家茔并入井头,姜家庄东南沟并入姜家庄,马连沟前山并入法家庄,以上7村注销。王台人民公社时辖50个生产大队,51个自然村。

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县内重名,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红旗复名天妃庙,法家庄更名东法家庄。

1984年行政区划改革,王台人民公社改为王台镇,辖50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1987年铲尖、张小庄建立村民委员会,全镇共辖52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

王 台

位于胶南县城北22.5公里处。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和黄(岛)河(西郭)公路在此交会,为黄(岛)王(台)公路终点。地处平原。为王台镇人民政府驻地。设王台前村、王台西村、王台北村、王台东村、王台中村五个村民委员会。共有居民1,277户,4,861人,耕地3,732亩,果园160亩。以农为主,有纺织配件厂、纺织机械厂、车辆修理厂、服装厂、商店等村办企业。1987年人均收入780元。农历四、九逢集。

据传,唐贞观年间太宗东征高丽在此筑“瞭望台”并驻守兵,守兵黄姓在此立村。因临近“瞭望台”,取名“望台”,后演变为王台。

明永乐二年(1404年)庄、李、殷等姓从云南乌沙卫迁来,分住在一条河沟两岸,称南台、北台。后连成一村,仍称王台。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王台集,宣统年间称王台镇。民国时称王台集。

北柳圈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北7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西侧、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66户,795人,耕地862亩,果园60亩。以农为主,盛产白菜、西红柿。1987年人均收入927元。

据传,清初张姓从今王台镇漕汶(村)迁此立村。因坐落洋河畔,柳林环绕,故名柳圈。又因有三个柳圈(村),以该村在北,改名北柳圈。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北柳圈,宣统及民国时称北柳圈庄。

西柳圈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北6.7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西侧、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62户,343人,耕地381亩,果园20亩。以农为主,盛产白菜、西红柿。1987年人均收入940元。

据传,清初张姓从附近漕汶(村)迁此立村。因坐落洋河畔,柳林环绕,故名柳圈。又因有三个柳圈(村),以该村在西,改名西柳圈。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西柳圈,宣统及民国时称西柳圈庄。

南柳圈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北6.7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西侧、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78户,376人,耕地399亩。以农为主,盛产白菜、西红柿。1987年人均收入809元。

据传,清初张姓从附近漕汶(村)迁此立村。因坐落洋河畔,柳林环绕,故名柳圈。又因有三个柳圈(村),以该村在南,改名南柳圈。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南柳圈庄。

铲尖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7.7公里、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35户,626人,耕地893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988元。

据传,清初郭姓从附近东漕汶迁来立村。因靠近河崖,故名河崖庄。清中期,因河水冲刷,村周围呈铲尖形,故改名铲尖(村)。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铲尖庄。

张小庄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7.2公里、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12户,789人,耕地963亩,果园20亩。以农为主,有面粉厂、变压器厂、油坊等。1987年人均收入846元。

据传,宋元祐年间张永敬从附近西漕汶(村)迁此立村。因村小,故名张小庄。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小庄。

天妃庙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7公里、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68户,311人,耕地323亩。以农为主,有玻璃钢厂。1987年人均收入736元。

据传,明末高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邻近“天妃娘娘庙”,故名天妃庙。1966年改名红旗。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复原名天妃庙。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天妃庙。

陈郑屯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7公里、巨洋河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87户,407人,耕地454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825元。

据传,明洪武年间卫署在此设立军屯,宗姓由灵山卫迁来,取名宗家屯。清末,陈、郑二姓先后从王台和胶州东营迁来,在村附近集居,统称宗家屯,亦称西宗家屯。1943年单独立村,称陈郑屯。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宗家屯,宣统时称西宗家屯,民国时称西屯。

宗家屯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7.2公里、巨洋河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85户,356人,耕地593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990元。

据传,明洪武年间卫署在此设立军屯,宗姓由灵山卫迁此,取名宗家屯。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城》载,清道光时称宗家屯,宣统时称东宗家屯,民国时称东屯。

张小屯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6.8公里处。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51户,193人,耕地302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990元。

据传,明末张勇恩、张勇联从附近东漕汶(村)迁来在宗家屯(军屯)近处定居,属宗家屯。因比宗家屯小,取名张小屯。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宗家屯,宣统时称小庄,民国时称小屯。

东漕汶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北5.9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东侧。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322户,1,398人,耕地1,664亩,果园22亩。以农为主,有铸造厂。1987年人均收入899元。

据传,宋初张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村前有漕渠(运粮河道),村西北有汶山,故名漕汶。因有两个漕汶(村),以该村在东,改名东漕汶。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漕汶集,宣统时称东漕汶庄,民国时称东漕汶。

西漕汶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北5.3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东侧。地处平原。设西漕汶西和西漕汶东两个村民委员会。有居民414户,1,629人,耕地2,100亩。以农为主,有单

毛衫加工厂。1987年人均收入803元。

据传,宋初张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村前有漕渠(运粮河道),村西北有汶山,故名漕汶。因有两个漕汶(村),以该村在西,改名西漕汶。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漕汶集,宣统年间称西漕汶庄,民国时称漕汶集。

张家岛耳河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6.8公里、巨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18户,925人,耕地1,177亩。以农为主,有面粉厂、保温材料厂、制景厂、建筑队。1987年人均收入802元。

据传,清初张姓从附近西漕汶(村)迁此立村。因村前后各有一条河,东临胶州湾,三面环水如半岛,村南河道弯曲似耳,故名张家岛耳河。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西岛耳河,宣统及民国时称张家岛耳河。

庄家岛耳河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6.8公里、巨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55户,985人,耕地1,403亩,果园40亩。以农为主,有育才罐头厂。1987年人均收入854元。

据传,清初庄姓从附近王台(村)迁此立村。因村前后各有一条河,东临胶州湾,三面环水如半岛,村南河道弯曲似耳,故名庄家岛耳河。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岛耳河,宣统及民国时称庄家岛耳河。

魏家岛耳河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7公里、巨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300户,1,360人,耕地2,054亩。以农为主。1986年人均收入830元。

据传,宋末魏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东临胶州湾,南北各有一条河,三面环水如半岛,村南河道弯曲似耳,故名魏家岛耳河。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中岛耳河,宣统及民国时称魏家岛耳河。

王家岛耳河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6.7公里、巨洋河南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36户,925人,耕地1,118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816元。

据传,清初王姓从附近埠上(村)迁此立村。因东临胶州湾,村前后各有一条河,三面环水如半岛,村南河道弯曲似耳,故名王家岛耳河。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东岛耳河,宣统及民国时称王家岛耳河。

埠上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4.6公里、逢猛山东麓、错水河西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68户,1,162人,耕地1,680亩。以农为主,有机械厂、采石场、油坊。1987年人均收入641元。

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好学从今河北省任丘市大王庄迁此立村。因坐落逢猛山下的岭埠上,故名埠上。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埠上,宣统及民国时均称埠上庄。

大朱阳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北3.5公里、巨洋河北岸、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东侧。地处洼地。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18户,791人,耕地1,114亩,果园60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753元。

据传,清初张姓从附近西漕汶(村)迁此立村。因坐落巨洋河(当地称朱阳河)北岸,取名朱阳。又因河南岸原有一朱阳(村),以该村较大,改名大朱阳。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朱阳庄,宣统时称大朱阳庄,民国时称大朱阳。

小朱阳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北3公里、巨洋河南岸、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东侧。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57户,250人,耕地284亩,果园20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770元。

据传,明未张、宋两姓从附近漕汶(村)迁来看坟,后逐渐成村。因坐落巨洋河(当地称朱阳河)畔,取名朱阳。后河北岸又立一朱阳(村),以该村较小,改名小朱阳。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与大朱阳均称朱阳庄。宣统时称小朱阳庄,民国时称小朱阳。

逄猛王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4.2公里、逢猛山南茂。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33户,507人,耕地728前。以农为主,有纺织机械厂。1987年人均收入1,044元。

据传,明末王姓从今莱西县水集迁此立村,因靠近逢猛山,取名逄猛王。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至民国时称逄猛王。

逄猛张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4.3公里、逢猛山东南、错水河西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25户,590人,耕地818亩。以农为主,有纺织配件厂。1987年人均收入759元。

据传,明末张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靠近逢猛山,取名逄猛张。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宣统时称逢猛张庄,民国时称逄猛张。

逄猛孙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3.7公里、错水河西岸。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17户,749人,耕地1,068亩,果园13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899元。

据传,明初孙立山从云南迁此立村。因靠近逢猛山,取名逄猛孙。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至民国时称逄猛孙。

田家窑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北3公里、错水河西侧。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592户,2,584人,耕地3,344亩,果园130亩。以农为主,有砖瓦厂、纺机厂、建筑材料厂、建筑队。1987年人均收入1,032元。

据传,明初田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从事窑业,故名田家窑。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及宣统时称田家窑,民国时称田家窑集。

观里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4.8公里、烟台岭东南侧。半岭半洼。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54户,784人,耕地906亩,果园34亩。以农为主,有建筑队、木器加工厂和商店。1987年人均收入692元。

据传,明初薛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下坡。明永乐年间此地建“集玄观”(庙)一座,遂改名观里。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贯里,宣统及民国时均称贯里庄。

崖逄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4.9公里、黄(岛)王(台)公路南侧。地处岭地。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22户,575人,耕地900亩,果园70亩。以农为主,有水泥彩砖厂。1987年人均收入720元。

据传,明初逢宜贵从胶州大洛戈庄迁此立村。因村前有一大土崖,故名逢家崖。六世逢进兴认为原名音义不好,改名为崖逢家,后简称崖逢。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逢家庄,宣统时称崖逢庄,民国时称崖逢家。

住范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1.6公里、黄(岛)王(台)公路北侧。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35户,135人,耕地213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892元。

据传,清朝侯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住范。

大杨家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5.2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06户,456人,耕地625亩,果园40亩。以农为主,有塑料制品厂。1987年人均收入804元。

据传,明末杨公从附近石梁杨(村)迁此立村,取名大杨家。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宣统及民国时均称大杨家庄。

石梁唐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3.3公里处。半岭半洼。与石梁阎(村)组成一个村民委员会。该村有居民387户,1,545人,耕地2,150亩,果园73亩。以农为主,有铸造厂、木器厂、建筑队。1987年人均收入989元。

据传,明初唐姓由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石梁河(即错水河)旁,故名石梁唐。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石梁唐。

石梁阁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3.5公里处。半岭半洼。属石梁唐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5户,145人,耕地300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780元。

据传,清末阎姓从今胶州市迁此为张姓看坟,遂在此立村。因靠近石梁河(即错水河),故名石梁阁,简称阁家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民国时称阎家庄。

小杨家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4.9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9户,169人,耕地259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733元。

据传,明末杨姓两户从近处石梁杨迁来定居,因比邻村小,取名小杨家。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宣统及民国时称小杨家庄。

石梁杨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2公里、错水河(俗称石梁河)上游东岸。半岭半洼。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320户,1,356人,耕地1,774亩,果园80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750元。

据传,明洪武年间杨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石梁河旁,故名石梁杨。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石梁杨。

朱郭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5.6公里、深埠顶西侧。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18户,938人,耕地1,252亩,果园50亩。以农为主,有地毯厂、建筑队。1987年人均收入879元。

据传,明初傅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当地土呈红色,村址四周较高,如同城郭,故名朱郭。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及宣统年间称朱葛庄,民国时称朱哥庄。

雒家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西1公里、黄(岛)河(西郭)公路南侧。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12户,490人,耕地472亩,果园40亩。以农为主,有面粉加工厂、塑料厂、商店等村办企业。1987年人均收入864元。

据传,明初雄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取名雒家。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安乐庄,宣统时称雒家庄,民国时称河西雒。

庄家茔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侧。半岭半洼。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61户,982人,耕地448亩,果园35亩。以农为主,有白铁制件厂、机械加工厂、农具维修组、轻烧镁厂、铸造厂、地毯厂、建筑队等。1987年人均收入975元。

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庄姓兄弟三人从云南迁至王台(村),六世庄宾旭死后葬于此地,其子孙迁来守茔,遂立村,取名庄家茔。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庄家茔。

石梁刘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2.5公里、错水河(俗名石梁河)上游东岸。半岭半洼。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329户,1,224人,耕地1,599亩,果园85亩。以农为主,有印刷厂、铸造厂。1987年人均收入822元。

据传,明初刘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石梁河旁,故名石梁刘。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石梁刘。

井头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3.1公里、错水河上游东侧。地处平原。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80户,711人,耕地706亩,果园35亩。以农为主,有机床加工厂。1987年人均收入702元。

据传,明初刘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村头有井,水旺,故名井头。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井头,宣统及民国时称井头庄。

魏家庄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南4.8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83户,296人,耕地522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733元。

据传,明初王、腾、尹三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当时村东水湾常年不干,故取名盛水庄。后因魏姓兴旺,改为魏家庄。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宣统时称盛水庄,民国时称魏家庄。

北马连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南5.8公里、深埠顶西侧。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06户,731人,耕地1,480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818元。

据传,明初杨、刘二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村旁有沟,马莲草很多,故名马莲沟,简写为马连沟。清初,分成两个村,该村在北,名北马连。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北马连庄,宣统时称北马连沟,民国时称北马连湾。

前马连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南6.7公里、凰蹲山西北侧。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46户,555人,耕地1,100亩,果园18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807元。

据传,明初杨、刘二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村旁有沟,马莲草很多,故名马莲沟,简写做马连沟。清初,分成两个村,因该村在南,名南马连,后改称前马连。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南马连庄,宣统时称南马连沟,民国时称南马连湾。

河西庄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西3.9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42户,1,061人,耕地1,690亩,果园70亩。以农为主,有地毯厂、油坊。1987年人均收入791元。

据传,明末庄克勤、庄克忠从王台(村)迁此立村。因地处巨洋河西,取名河西新庄,清初改称河西庄。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宣统及民国时称河西庄。

前营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西3.4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

有居民215户,844人,耕地1,337亩,果园200亩。以农为主,有地毯厂、油坊。1987年人均收入812元。

据传,明末唐姓从今黄岛区辛安镇港头(村)迁此立村。因古时此地曾立过兵营,故名营里庄。清初,庄后又立一小庄,称北营,该村遂改称南营。解放后因南、北音义不好,统称前营。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营里庄。

河南薛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西南1.6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西侧。半岭半洼。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63户,683人,耕地1,132亩,果园80亩。以农为主,有铸造厂。1987年人均收入904元。

据传,明初薛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河南岸,取名河南薛。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宣统至民国间均称薛家庄。

殷家洼子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西南2.4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45户,696人,耕地1,048亩,果园60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679元。

据传,明永乐年间殷哲生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地势低洼,故名殷家洼子。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尹家庄,宣统及民国时均称殷家洼。

河南邢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西南2公里、巨洋河西侧。半岭半洼。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53户,651人,耕地662亩,果园30亩。以农为主,有砖厂。1987年人均收入865元。

据传,明初那姓从小云南花崖迁此立村。因村旁有庙,故取名邢家庙,一名邢家庄。解放后又因坐落河南岸,改名河南邢。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邢家庙,宣统时称邢家庄,民国时称邢家庙。

郎中沟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南2.2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东侧。地处丘陵。与杏花村、姜家庄组成一个村民委员会。该村有居民205户,707人,耕地1,554亩。以农为主,有玻璃钢厂、地毯厂、石灰厂。1987年人均收入821元。

据传,明初庄、殷等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孙姓“捐班”,任职“郎中”,又因村旁多沟,故取名郎中沟。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郎中沟。

杏花村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南1.9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东侧。半岭半洼。属郎中沟村民委员会。有居民55户,205人,耕地544亩。1987年人均收入700元。

据传,清初张姓从王台(村)迁此立村。因此地杏树很多,适逢花开,故取名杏花村。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及宣统年间称桂花村,民国时称杏花村。

姜家庄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南2.6公里、烟(台)上(海)公路(204国道)东侧。地处丘陵。属郎中沟村民委员会。有居民70户,250人,耕地500亩,果园30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700元。

据传,明末姜姓从今胶州市迁此立村,取名姜家庄。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姜家庄。

河西董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西4.7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36户,547人,耕地936亩,果园200亩。以农为主,有面粉加工厂、氟石矿等。1987年人均收入803元。

据传,明初董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因坐落在巨洋河西岸,故名河西董。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道光至民国时称河西董。

前二沟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4公里、错水河上游东岸、黄(岛)河(西郭)公路东侧。半岭半洼。设一村民委员会。有居民252户,994人,耕地1,550亩,果园64亩。以农为主,有砖瓦厂、面粉厂、综合商店。1987年人均收入727元。

据传,明初韩姓兄弟四人从云南迁此立村。因村前有两条河沟,故名前二沟,又因临近河阵,一名阡儿沟。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时称阡儿沟,宣统及民国时称阡耳沟。

东法家庄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南5公里、老君塔山西北。地处丘陵。与法家庄东山组成一个村民委员会。该村有居民212户,872人,耕地1,478亩,果园30亩。以农为主,有石英场、油坊、皮鞋厂。1987年人均收入813元。

据传,明永乐年间李、刘、韩、田等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盼兴旺,取名发家庄,后演变为法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东法家庄。

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宣统及民国时称法家庄。

法家庄东山

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王台(村)东南6.7公里、老君塔山西北。地处丘陵。属东法家庄村民委员会。有居民15户,56人,耕地116亩。以农为主。1987年人均收入450元。

据传,明末薛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因坐落法家庄东山上,故名。

找寻编号370284的乡土记忆|胶南县地名志(3)

今天我们回顾了王台镇区图及概况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走进

张家楼镇、六汪镇、大珠山镇、泊里镇等

重拾泛黄的记忆

请继续关注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610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