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忌讳、形迹、傍突、翻语,避免四种诗病,给小孩起名更要注意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02 4 0

前言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记录了很多唐朝诗论,关于诗病,空海提到了28种。

这28种诗病里,前八种即永明体四声八病中的“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溪、大韵、小韵、旁钮、正钮。老街以前的文章多次介绍过。

另外有7种关于重复的诗病,老街昨天的文章刚刚写过。他们是:十二繁说、十三龃龉(或名不调 )、十四丛聚、十九长撷腰、二十长解镫、二十二相滥、二十七相重、二十八骈拇。

今天,说一下另外四种犯忌的诗病。

忌讳、形迹、傍突、翻语,避免四种诗病,给小孩起名更要注意

1、忌讳病第十五,忌讳病者,其中意义,有涉于国家之忌是也。如顾长康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依将何。”“山崩”、“海竭”,于国非所宜言,此忌讳病也。

元兢曰;“此病或犯,虽有周公之才,不足观也。又如咏雨诗称乱声,溯水诗云逆流,此类皆是也。”

皎公名曰避忌之例,诗曰:“何况双飞龙,羽翼纵当乖。”又云:“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

东晋画家顾恺之《拜宣武墓诗》中有句:

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 。

“山崩”、“海竭”这类词语,虽是写景,但是“涉于国家之忌”,有象征、引申的含义,暗讽朝廷栋梁折损、大厦将倾。

而且,桓温如同东晋的曹操,权倾朝野,敢于废立皇帝。顾恺之作诗说桓温之死如同:山崩溟海竭,百姓如同:鱼鸟将何依 。眼中还有皇权正统和国家大义吗?

另外,咏雨诗称乱声,溯水诗云逆流,似乎有暗讽乱臣贼子图谋不轨的意思。

龙,代表帝王,飞龙羽翼纵当乖,这是说皇帝要倒霉了吗?

“龙飞”,表示帝王的兴起或即位。 西晋傅咸作诗《赠何劭、王济诗》云:王子亦龙飞。虽是祝愿王济仕途顺利。但是用词有歧义,这是要抢位吗?

忌讳、形迹、傍突、翻语,避免四种诗病,给小孩起名更要注意

2、形迹病第十六,形迹病者,谓于其义相形嫌疑而成。如曹子建诗云:“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即如近代诗人,唯得云“丽城”,亦云“佳丽城”。若单用“佳城”,即如滕公佳城,为形迹病也。

元兢云:“文中例极多,不可轻下语也。”

这就是平时说的晦气,乌鸦嘴。

曹丕作诗“佳丽殊百城”可以说,作为唐朝人作诗,可以用“丽城”、“佳丽城”这样的词语。但是要注意不能用“佳城”一词,容易令人联想道“滕公佳城”,即西汉夏侯婴的墓地。

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卷四:记载"

滕公 驾至 东都门 ,马鸣局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 滕公 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 滕公 以烛照之,有铭焉……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 滕公 居此室!' 滕公 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

佳城,就是墓地的代称。

这个诗病告诉我们,要注意用词的时候,这个词是否有特殊的意义。不要简单地把两个字放在一起,想当然的组成词就可以用了。

忌讳、形迹、傍突、翻语,避免四种诗病,给小孩起名更要注意

3、 傍突病 第十七,傍突病者,句中意旨,傍有所突触。如周彦伦诗云:“二亩不足情,三冬俄已毕。”“二亩”涉其亲,宁可云“不足情”也?

元兢云:“此与忌讳同,执笔者咸宜戒之,不可辄犯也。”

周颙(yong),字彦伦,,宋齐时候的永明体代表诗人、音韵学家,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

“二亩”涉其亲, 亩听起来与“父母”有谐音之嫌,不能“不足情”。

忌讳、形迹、傍突、翻语,避免四种诗病,给小孩起名更要注意

4、翻语病第十八,翻语病者,正言是佳词,反语则深累是也。如鲍明远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正言是佳词,反语则不祥,是其病也。

崔氏云:“‘伐鼓’,反语‘腐骨’,是其病。

翻语,即反语,反切之语。正常说是好词,反语就犯忌讳。

鲍照有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反语‘腐骨’。“腐"这个字,可以用伐鼓来反切,取伐的声母,取鼓的韵母和声调,即腐。

我们现在听流行歌曲的时候,也经常会有听错歌词的现象,例如《爱的主打歌》:我在唱什么,什么都觉得,原来你是我的猪大哥。

这是在阅读和聆听时产生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尽量要避免出现非常忌讳的词语。例如腐骨有死尸之意,听起来很不吉利。

忌讳、形迹、傍突、翻语,避免四种诗病,给小孩起名更要注意

结束语以上说的四种诗病,都是说诗中所用的词语,可能会一词多义,也可能谐音造成听起来有歧义。

诗人以为用甲意,读者可能理解为乙意。而这个乙意可能犯忌讳,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现代人作诗填词、作文章、甚至写歌词,则要注意现代人的发音,是否有谐音代表不同的含义。

作诗文其实倒也无所谓,但是父母给小孩起名字的时候,可要注意这个问题。

@老街味道

内容、声律、形式,注意这三方面的诗病,作诗要避免重复

诗人玉屑解读八病,与文镜秘府略有不同,律诗需要避免八病吗?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514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