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近来,在90后、00后喜爱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许多前来豫园打卡的笔记,豫园独一无二的国风好场景吸引了许多年轻群体来拍照分享,在社交网络上成为了大家乐于打卡、乐于分享的新地标。尤其是近几年豫园和它周围完成升级改造的多幢建筑,每一幢都各具特色、自成风景。对游客来说,这里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园林,而对曾在这里居住的人来说,这里已成为一种印象中的“符号”,代表着“生活”。本文从回忆的视角,带我们游览曾经的豫园和它周边那些饱含回忆的老建筑,字里行间都透出一种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21世纪初,豫园及周边鸟瞰图(上海市档案馆藏)

环龙桥

《解放日报》上刊登过一篇文章:陈从周二三事。陈从周(1918—2000)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与徐志摩还有点亲戚关系,他的妻子是徐志摩的表妹。文中提到豫园内的古石桥——环龙桥。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豫园里的环龙桥旧照

当时内园与豫园(坊间一般称作“东园”和“西园”)被东园弄一分为二,因此东、西两园是不连在一起的。环龙桥靠着内园的黑漆园门,桥下的流水与九曲桥下的荷花池及豫园内的小溪相通。桥堍两边,当时都布满了相面测字摊,有露天的,也有在廊坊内占据一小间的,那格式有点像科举时代考生的考厢。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关于内园与豫园位置的示意图(上海市档案馆藏)

环龙桥是一座半圆形的石拱桥,桥面石阶系由大石条横筑而成,行人可沿石阶登高而上。那桥身两边的矮石条护栏被人天长日久地抚摩,已变得溜光滴滑,泛出青灰色,没有百余年的工夫是绝不会达到这般光滑的。环龙桥的东面当时是红月楼书场,下面是邑庙少儿图书馆。当时那一带都是些小店铺和小摊贩,比较有名的还有顾松记古玩玉器店,再靠西面是素香斋素面馆(现豫园内“海天一览”的位置),此外还有卖花生酥的小作坊和裱画店等等。

绿波廊酒楼

豫园商场内的绿波廊酒楼现在名气很响,但其历史却并不久远,在过去,老邑庙市场内是没有这家酒楼的。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绿波廊酒楼

豫园路131号,原来是松运楼酒家。最早此地是飞丹阁,后被一叫王德友的馄饨摊主看中盘下,开设了一家菜馆,取名就叫松运楼菜馆。它的隔壁是禄圃阆茶楼,楼下扶梯口,当时是卖生煎馒头和蟹壳黄的摊头。

客人到城隍庙来主要是为了参观豫园(那是明代布政使潘云端的私宅,系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绝)。时间长了,总得找个地方歇歇脚、喝喝茶、吃点小点心、休息休息吧,因此就把当时商场内各酒家、点心铺的名师都集中起来做出各种茶食、小点心供游客品尝,于是绿波廊酒楼就应运而生。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1979年,上海豫园,太极拳和功夫晨练。背景是著名的湖心亭茶楼。孩子们在练著名的“少林拳”和剑舞

现在豫园商场内有许多老字号店家,譬如像松月楼、松运楼、上海老饭店、童涵春堂、宁波汤团店等等,大多已有上百年的悠久历史。过去,这些店铺的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许多都是小作坊、夫妻老婆店,主人家大多是挑担、跑堂出身。譬如像陈友志(卖开洋葱油面)、老饭店(原本帮同盛馆)、老桐盛(专卖汤团)、老桐椿(专卖面筋百叶,分“单档”“双档”),以及卖花生酥、梨膏糖、五香豆、蟹壳黄、酒酿圆子、八宝饭、鸡鸭血汤、糟田螺、油氽小黄鱼等等,原先都是些小摊贩;有些甚至还没有固定摊点,靠沿街叫卖营生。

因为生意难做,因此这些最初的创业者在制作上都是动足了脑筋,费尽了心思。他们在自己产品的特色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力争创出自己的牌子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实践与探索,他们后来成功了,成为上海滩上响当当的地方小吃。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则是被淘汰出局,这就是市场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五香豆商店和达尔美照相馆

上海五香豆商店原来的规模很小,也谈不上是商店,只不过是个小摊贩而已。原址就在晴雪坊的弄堂口,即原方浜中路283弄的后弄堂。此弄又叫瞿家弄,其中通往豫园商场的一段叫晴雪坊,现均已拆去。摊主叫郭瀛洲,当时炒五香豆的大铁锅就架在弄堂内的过街楼下,炒好的蚕豆,直接摊铺在风口的笪(一种竹编的笾)里,待风干以后就可以拿到弄堂口的摊位上去卖了。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早年的五香豆包装纸及商标

五香豆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价廉物美,甜咸适中,可以长久存放,而且包装也很精美,其味道还是老样子,因此颇受人推崇。

五香豆商店在豫园商场内的豫园路104号,从前,这里是一爿小照相馆,以拍小艺术照为主,店名叫达尔美,规模比不上商场内的另一家大新照相馆。达尔美的玻璃橱窗里,当时陈列的是评弹大响档徐云志、严雪亭的艺术照片。它的左侧102号则是桂花厅(现在还在),右侧是大昌象牙玉器店(现已拆去)。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徐云志

当时,达尔美楼上还有居民住户。其实当时商场内其他店铺也一样,譬如像松月楼、满园春、里园茶楼、大新照相馆等等,也照样有居民在店堂内进进出出的。居民们平时买小菜、倒垃圾、拎马桶就在店堂内穿堂而过。这种情况要放到现在,简直是天方夜谭,没法想象的。

童涵春堂

童涵春堂国药号是豫园商场内的一家百年老店,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相传其店招是清代苏州状元陆润庠 (1841—1915)所写。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童涵春堂

陆润庠,江苏吴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状元。曾入值南书房,做过溥仪的老师,官至东阁大学士。其书法清朗华润,意近欧阳询,与当时的另两位状元翁同龢、刘春霖同称书法“三绝”。当年童涵春堂在盘点时,曾把店招“童涵春堂”四个字作为总资产评估,开价白银80万两,折合银元112万枚,可见这块招牌的含金量。

童涵春堂的老板原姓竺,后因经营不善而盘给了一位姓童的药贩。这位姓童的药贩就是童善长(1745—1817)。他是宁波庄桥镇人,自小聪明伶俐,以药业为生。先是在家乡跑码头,后来到上海发展,在小东门里咸瓜街开设恒泰药行,专做中药材批发生意。后盘下童涵春堂自己经营而逐渐得法。

请状元陆润庠重新题写店招,则是童善长重孙童祥权手里的事。童祥权精明能干,系童善长第三个儿子童寄霞之孙,曾经读过几年私塾。他深知在上海滩上要把事业做大,除了药材要货真价实外,也少不得借助名人效应。于是便辗转托人,最后找到陆润庠,请这位状元赏脸,写下了这四个大字。当时的润笔费是每字100两银子,后来竟大大升值。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清末豫园

当时童涵春堂的店址还在方浜中路23号(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不是现在的位置),仅一开间门面;黑漆大门,石库门房子。不料后来竟发展到三开间门面五进深的大宅,并跻身于沪上著名国药号之列,这是童善长所没有想到的。

小时候不懂得童涵春堂的药材究竟好在哪里,不过知道它的铜管乐队很出名。上海刚解放的时候,马路上经常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游行队伍经过,常常敲锣打鼓,也有扭秧歌的。方浜路也算是老城厢东西向的一条主要马路,尤其是在“五一”“国庆”的时候,童涵春堂的职工也上街游行,小孩子就跑到马路上去看它的铜管乐队表演。

后来逐渐长大了才知道,童涵春堂素以选料道地、尊古炮制、加工精细、药效显著的中药饮片而闻名于世。譬如像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周公百岁酒等等都是它的畅销产品,与当时上海滩的另三家大国药号一起称雄于沪上。不过蔡同德来自于武汉;雷允上产自苏州;胡庆余堂则源于杭州;唯童涵春堂却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品牌,它始终未离开过上海。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童涵春堂所登广告(上海市档案馆藏)

现在豫园商场内的童涵春堂是改革开放后、商场进行营业网点调整而从方浜中路上分迁过来的(此地原址也是一爿国药号,叫灵学会)。现在童涵春堂的经营规模和范围当然要比从前扩展得多了。

上智小学

记忆中的上智小学是豫园周边一处颇值得一说的建筑。上智小学原来是一所天主教教会学校,解放后被改为梧桐路二小(梧桐路137号),那学校虽然小,但礼堂却很宽敞,属于殿宇式的结构、古色古香的房子;里面的庭柱很粗,下面是一块块的方砖地,四周没有窗户,因此显得很昏暗。礼堂的长椅也很特别,很长很厚重而且还有靠背;靠背上有一长条可以放教义的搁板,进门的两边分别还有两间祈祷室。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1942年,私立上智小学校校舍平面图(上海市档案馆藏)

那时上海正好在放映电影《地下航线》,其中有个镜头就是教堂的祈祷室,因此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我们也觉得很奇怪,礼堂里怎么会有祈祷室呢?后来才知道,学校的旧址原本就是一所老天主堂。再早,这里曾经是潘云端的祖宅世春堂。后来潘氏衰败,祖宅失修,后人无力修葺,才被徐光启的一个孙女购得,改作了天主堂(即敬一堂)的。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图画日报》上的敬一堂(城内天主堂)

徐光启(1562—1633)系明代上海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年轻时曾追随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入教,并与利玛窦合译过《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将西方几何学原理介绍进中国的学者。因为徐光启入教,他的族人受其影响也大多信奉天主教。

据《江南传教史》记载:明末清初,上海的天主教徒主要集中在徐姓、艾姓和施姓等几大家族,总人数达数千之多。敬一堂占地面积约13亩,除了教堂外,还有大块的草地,法国人还在上面盖了一座高约二丈多的观象台。后来天主堂被清政府充公,原址一度被改作关帝庙,旁边的传教士宿舍和花园也被改作申江书院(敬业中学的前身)。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徐光启画像

1844年10月24日,中法签订“黄埔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天主教在中国的合法权益,于是法国传教士就提出要归还被充公的敬一堂教产。清雍正年间,上海被充公的天主教教产共有三处:一处是梧桐路上的敬一堂,另一处是已经被改成申江书院的原传教士宿舍和花园,还有一处是南门外的天主教墓地及圣墓堂。因为此时这三处教产已移作他用,完全恢复有困难,于是清政府用另三块土地作了赔偿。

在赔偿给教会的三块土地中,梧桐路上的一块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即上智小学。后两块,一块在北城墙外(现四川南路上),他们修了圣若瑟天主堂;另一块在东城墙外(现董家渡路),他们修了圣沙勿略天主堂。这两座天主堂相对于梧桐路上的敬一堂来说都是后来才建的,为了有所区别,于是梧桐路上的敬一堂就被称作老天主堂,而董家渡路和四川南路上的那两所天主堂就叫新天主堂。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20世纪50年代敬一堂成为梧桐路小学(黄浦区档案馆藏)

解放后,圣若瑟天主堂和圣沙勿略天主堂被改成学校(即四川南路小学和董家渡路第二小学)和工厂(上海无线电十七厂)。而当年梧桐路二小旧址的扶梯、天井、教室都还在,礼堂也保留着,如今成为了豫园街道的老年活动中心。

记忆中的豫园:一半是古典园林,一半是人间烟火气

今日豫园(图源:文汇报)

杂志编辑:徐烜

新媒体编辑:一茶、方亚琪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719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