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沂源村庄大全:西里镇(上)

沂源村庄大全:西里镇(上)

中西里(Zhōngxīlǐ)中西里村位于西里镇东侧,镇政府驻地村。沂河西岸,莱(钢)——韩(旺)公路经村前,632 人,13 个姓氏,江、王、李姓居多。村民委员会驻地。总面积 73.16 公顷,耕地 4.3 公顷,多河谷平坦地,由沂河冲积而成。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为高产农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葡萄、桃、花椒等。以靠近集镇地理条件,开办旅馆、饭店、客运、木材加工,经销家用电器等。

据江氏家谱载:“明季江氏其四世祖一支迁徙中西里村。”又据曹宅徐氏谱碑序言称:“我徐氏原籍海州,自明中元迁于西里庄,又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迁于曹宅庄。”发现村中地下 1 米左右有古瓦砾层,亦发现汉代古兵器。村东有酒篓形状古坟墓一冢。在李家店子门前有古老花圃石刻一处。此地传为古村落。村址位于东里店西,原取名西里店, 简化为西里。 后按方位分为前、 中、后三个村。本村以方位取名中西里。

后西里(Hòuxīlǐ)后西里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东北侧,沂河西岸。为河谷平坦地,由沂河冲积而成。水源充沛、多高产农田。952人,6 个姓氏,张姓居多。村民委员会驻地。总面积 100.11公顷,耕地 9.22 公顷。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大棚草莓等。据《张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张氏祖由河北冀州枣强县迁此立村。”现存张氏碑记年载:“明崇祯三年(1630年)”(名称来历参见中西里)。2017 年 3 月,后西里遗址被列入沂源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前西里(Qiánxīlǐ)前西里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东南侧,沂河西岸, 莱 (钢) ——韩 (旺) 公路南侧。 958人,9 个姓氏,高、徐姓居多。村民委员会驻地。总面积 170.57 公顷,耕地 17.77 公顷,地势较平坦,土地肥沃。村前山崖根有一泉,常流不涸,灌溉方便。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葡萄、桃、苹果、花椒等。据高氏谱碑载:“吾高氏,自前明以来世居西里庄。始祖茔在沂河北崖”(村名来历参见中西里)。

梭背岭(Suōbèilǐng)梭背岭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西北0.9千米,沂河南岸。村民委员会驻地。1077 人,12 个姓氏,江、张姓居多。总面积 185.78 公顷,耕地25.21 公顷,系河谷平坦地。水源丰沛,便于灌溉,多为水浇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葡萄等。据村西出土的战国墓群考证,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 年- 221 年)便有人在此居住。

又据清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载:“九曲水自金星头北庙子岭东流,合老潭泉又东抵苗庄、东折西北至梭背岭西北入沂。”原以村后石崖取名凤崖官庄。又因村处三面平洼,中间似梭背的岭上, 更名为梭背岭。 莱 (钢) ——韩 (旺) 、南(麻)——崔(家峪)公路在此交汇,每天有班车通沂源、沂水、莱芜、蒙阴。农历一、六逢集,村南公路交汇处有百货超市,饭店、旅馆,中小学、粮店、邮局等单位。曾为梭背岭乡政府驻地。

徐家庄(Xújiā Zhuāng)徐家庄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南1.1千米。小红山之阴,沂河西岸。254 人,4 个姓氏,徐姓居多。总面积 38.71 公顷,耕地 4.91 公顷,平坦地、 山岭地兼半。 产苹果、 葡萄、 桃、 花椒等。

据《徐氏家谱》载:“清道光年间徐氏祖由前西里迁此立村”。取名徐家南山,与前西里同属一个行政村。1961 年自治,更名徐家庄。

北王家庄(Běiwángjiā Zhuāng)北王家庄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北 1.7千米。沂河南岸,韩王崮东麓。村西设有北王家庄电灌站, 村南设有唐山变电站。 南 (麻) ——崔(家峪)公路经村南通过。村民委员会驻地。631 人,9 个姓氏,王姓居多。总面积 131.81公顷, 耕地10.43公顷, 地势较平坦, 灌溉方便。产葡萄、 桃、 苹果、 花椒等。 据王氏谱碑载: “原籍沂邑南乡人氏,明崇祯年间先祖迁此”建村。取名王家庄。因多有重名,解放后以方位称北王家庄。

王万(Wángwàn)王万位于北王家庄西南部,莱(钢)——韩 (旺) 公路北侧。 与北王家庄组成村民委员会。110 人,3 个姓氏,王姓居多。耕地 5.87 公顷,属平缓山岭地带。花椒、苹果为主要经济作物。居民多从北王家庄迁此。清宣统年间(1909—1911 年)建村,以姓氏、吉祥言取名。

蝙蝠峪(Biānfúyù)蝙蝠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9.3 千米。 村民委员会驻地。 870人, 3个姓氏, 王姓居多。总面积 236.34 公顷,耕地 36.47 公顷,属河谷平坦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葡萄、桃、花椒等。据《王氏谱》载:“吾王氏祖讳明德,自清乾隆年间,从青州府西王家寨迁於沂西蝙蝠峪庄。”相传古代此地有虎出没,建修李(存孝)公庙一座,虎逃遁。取村名贬虎峪。后沿革为蝙蝠峪。

涝洼(Làowā)涝洼位于蝙蝠峪南部,与蝙蝠峪组成村民委员会。宋姓,230 人,耕地 13.33 公顷。据《宋氏家谱》 载: “清康熙年间 (1662年迁此立村) 。 ”以地貌取名。

彭家场(Péngjiāchǎng)彭家场位于蝙蝠峪北部,与蝙蝠峪组成村民委员会。200 人,4 个姓氏,彭姓居多。耕地13.33 公顷。

清代建村。据《彭氏谱》载:“吾彭氏之故族也,祖居蒙邑荆汶庄,耕读传家。同治年间迁移于沂邑西北乡彭家场居住。”以姓氏取名。

鹁鸽崖(Bógēyá)鹁鸽崖位于蝙蝠峪东南部,与蝙蝠峪组成村民委员会。80 人,4 个姓氏,金、伊姓居多。耕地 6.33 公顷,属山岭地带。据《伊氏谱》载:“祖讳佃仓於清同治七年(1868 年),由蒙阴梭庄迁此居住。”以山崖栖息野生鹁鸽而得名。

薄板台(Báobǎntái)薄板台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5.5 千米。曹(宅)——店(子)公路经村中。村民委员会驻地。623 人,6 个姓氏,董姓居多。总面积261.94公顷, 耕地39.52公顷, 属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

相传明万历年间(公元 1573—1619 年)董氏由董家峪迁此建村。因村小河中有一大石光板,故名。

孙家旺(Sūnjiāwàng)孙家旺位于薄板台西北部,与薄板台组成村民委员会。103 人,3 个姓氏,孙姓居多。耕地 4.33 公顷,属山岭地带。主产花椒。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孙氏迁此建村。以姓氏、地貌取名。

董家峪(Dǒngjiāyù)董家峪位于薄板台西南部,与薄板台组成村民委员会。150 人,3 个姓氏,董姓居多。耕地 9.73 公顷,属山岭地带。花椒为主要经济树。

相传元朝建村。有“先有董家峪,后有薄板台”之说。 村东出土碣石系明万历三十八年 (1600年)立。碑文曰:“沂水县沂源乡位家社董家庄”。原村名董家庄,后以地貌更为现名。

蔡马庄(Càimǎ Zhuāng)蔡马庄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东南 7.6 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447 人,5 个姓氏,蔡姓居多。村民委员会驻地。总面积 149.79 公顷,耕地 12.7 公顷,属低平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相传蔡氏祖于清康熙年间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

胡芦套(Húlútào)胡芦套位于蔡马庄南部,与蔡马庄组成村民委员会。30 人,蔡姓。耕地 1.87 公顷,属山岭地带。清道光年间建村,以地貌取名。

曹宅(Cáozhái)曹宅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南 3.3 千米。于曹宅水库东北侧,南(麻)——崔(家峪)公路经村东。村民委员会驻地。1396 人,18 个姓氏,沈、李、徐姓居多。总面积 436.55 公顷,耕地 12.69 公顷,半山岭地带,河谷平坦地为水浇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桃、葡萄、苹果、花椒等。相传元朝曹氏建村,取名曹宅。

据徐氏谱碑序言称:“我徐氏原籍海州,自明中元迁于西里庄,又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迁于曹宅庄” 。 原村址处水库坝下。 1972年开始,居民迁入曹宅北山, 与之合并, 按规划街巷建村。2013 年荣获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谢家山子(Xièjiāshānzǐ)谢家山子位于曹宅西部,曹宅水库北侧。与曹宅组成村民委员会。180 人,4 个姓氏,谢姓居多。耕地 14.33 公顷,属山岭地带。

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建村。谢氏碑记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以姓氏、地貌得名。

曹宅东峪(Cáozháidōngyù)曹宅东峪位于曹宅东部、保崮顶西麓。与曹宅组成村民委员会。240 人,4 个姓氏,唐姓居多。耕地 15.33 公顷,属山岭地带。

据《岳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建村”。以方位得名。

大家万(Dàjiāwàn)大家万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7千米。八十崮之阳,莱(钢)——韩(旺)公路北侧。村民委员会驻地。713 人,11 个姓氏,李姓居多。总面积 182.77 公顷,耕地 29.67 公顷,属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桃、苹果、葡萄、花椒等。

据《李氏家谱》载:“清嘉庆年间,始祖迁此”建村。以村南黄家岭有巨石似卧牛,头上长角,取村名大角(方言“角”读作 jia)湾。后以谐音沿革为大家万。

大刘庄(Dàliú Zhuāng)大刘庄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7千米。莱(钢)——韩(旺)公路南侧,村民委员会驻地。1481 人,其中回民占 40%,8 个姓氏,李、丁姓居多。总面积 377.97 公顷,耕地 19.17 公顷,地势较平坦。属黄粘土壤,耐干旱。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葡萄、苹果、花椒等。

据 1965年村中出土的北宋圆形方孔铜钱考证,北宋太宗年间(公元 976 年—983 年)即有村落。明季刘氏迁入,故以姓氏取名刘家庄。后李、丁姓相继迁入,成为多姓氏庄。1982 年地名普查时,因与徐家庄乡刘家庄重名,更名为大刘庄。考古发现,该村古遗址属西周、战国、汉时期,2012 年 7 月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 3 月,该村被县政府命名为千年古村落,并列入沂源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刘家庄南峪(Liújiāzhuāngnányù)刘家庄南峪位于大刘庄村南,与大刘庄组成村民委员会。 散状聚落, 由十几个居民点组成。740 人。19 个姓氏,于、刘、金姓居多。回民占 30%。耕地 62 公顷,属山岭地带。产花椒、苹果、柿子,山楂等,多做家畜皮毛产业。

据马氏谱碑载:“原籍章丘大野庄,清嘉庆二十年(1815 年)迁沂水西北乡平安社刘家庄”。居民多数以农业为主,就地建房,形成村落。以方位取名。

东升(Dōngshēng)东升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东南2.4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557 人,15 个姓氏,江姓居多。总面积 205.91 公顷,耕地 11.56 公顷,为平缓丘陵地。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

据清修《沂水县志》载:“龙王堂泉县西北九十五千米出龙王堂龙王殿下。”取村名龙王堂。建国后更为东升。 考古发现, 该村古遗址属龙山文化时期,2012 年 7 月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 3 月,该村被命名为千年古村落,并列入沂源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升遗址被列入县级著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冯家场(Féngjiāchǎng)冯家场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8.3 千米。团园崮之阳。村民委员会驻地。899 人,12个姓氏,冯姓居多。总面积 209.21 公顷,耕地21.22 公顷,属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

据《冯氏谱》载:“祖讳瓒公,自嘉庆十八年(1813 年)迁居沂水遍福峪。”以姓氏取名冯家场。

凤凰峪(Fènghuángyù)凤凰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9.1 千米。凤凰山之阳。村民委员会驻地。395 人,6个姓氏, 宋姓居多。 总面积103.89公顷, 耕地9.95公顷,属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清代建村。

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赵氏碑》载:“我赵氏籍贯本邑,高祖始迁赵家庄,曾祖乾、祖父德贵乃建别墅於陡沟。 ” 以村址地势陡峭取名陡沟。因村处凤凰山之阳,1953 年更名凤凰峪。

高家坡(Gāojiāpō)高家坡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南7.7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292 人,5 个姓氏,刘姓居多。总面积 31.83 公顷,耕地 2.48 公顷,属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花椒等。烧制陶器是传统工业项目。

据刘氏谱碑载:“九世祖於清嘉庆年间(1796—1820 年),迁居高家坡庄。 ” 北坡地为高家所有, 以姓氏、 地貌取名。

公家场(Gōngjiāchǎng)公家场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南8.8千米。于东 (里站)——柳(枝峪) 、 曹(宅) ——店(子)公路交汇处。村民委员会驻地。622 人,公姓。总面积 171.89 公顷,耕地 36.47 公顷,属河谷平坦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清咸丰年间公氏祖从蒙阴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阎家洼(Yánjiāwā)阎家洼位于公家场东部,与公家场组成村民委员会。74 人,2 个姓氏,阎姓居多。耕地 6.4公顷。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阎氏祖讳光由沂水阎家店迁此建村。以姓氏、地貌取名。

刘家场(Liújiāchǎng)刘家场位于公家场东部,与公家场组成村民委员会,37 人,刘姓。耕地 3.2 公顷。清乾隆二十二年(1758 年),刘氏祖从沂水野店村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

葛家场(Gějiāchǎng)葛家场位于公家场东部,与公家场组成村民委员会。 67人, 2个姓氏, 葛姓居多。 耕地5.93公顷, 据 《葛氏家谱》 载: “先祖原籍沂水葛家庄,於清康熙年间迁此居住。”以姓氏取名。

田家洼(Tiánjiāwā)田家洼位于公家场东部,与公家场组成村民委员会。 87人, 6个姓氏, 田姓居多。 耕地7.53公顷。 清代建村。 据 《田氏家谱》 载: “祖讳富祥,於清同治六年 (1867年) , 从蒙阴大岭迁此居住。 ”以姓氏、地貌取名。

庄家梁(Zhuāngjiāliáng)庄家梁位于公家场南部,与公家场组成村民委员会,192 人,8 个姓氏,庄姓居多。耕地16.73 公顷。据《庄清德家谱》记载:“先祖自清康熙七年(1698 年)二月十五日,从沂水柿子店大庄迁此。”以姓氏、地貌取名。

崮东万(Gùdōngwàn)崮东万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5.3 千米。 红山子顶、 八十崮, 崮山环绕, 莱(钢) ——地19.71 公顷,属山岭平缓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据清宣统三年(1911 年)江氏谱碑载:“吾江氏祖居东里,自始祖迁居崮东万,此传已七世矣。”

因位于八十崮东麓,故以吉祥言取名崮东万。考古发现,该村古墓群属战国时期,2012 年 7月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两旺峪(Liǎngwàngyù)两旺峪位于崮东万东部,红山子顶南麓,莱(钢)——韩(旺)公路北侧。与崮东万组成村民委员会。60 人,张姓。耕地 5.33 公顷,属山岭地带。清咸丰年间(1851 年)建村。据民国八年(1919 年)张氏碑载:“曾祖迁居蒙邑抬头庄。至祖迁至沂邑崮东万。”因村址座落于两个山旺内,故名。

崖路(Yálù)崖路位于崮东万西北部,红山子顶西侧。与崮东万组成村民委员会。70 人,3 个姓氏,贾姓居多。 耕地4.67公顷, 属山岭地带, 多梯田。

清光绪年间(1875—1908 年)建村。因村建在山崖小路旁,得名崖路。也说因村边山险建有防匪瞭望楼,俗称崖楼。

侯家峪(Hóujiāyù)侯家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南4.8千米。阎王鼻子山之阴,群山环抱,多梯田。村民委员会驻地。426 人,6 个姓氏,张姓居多。总面积 221.51 公顷,耕地 26.04 公顷,属山岭地带,峪内多泉。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等。有大片花椒栽培。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年)侯氏迁此建村。

据张氏碑载:“吾张氏八世祖讳行,自乾隆六年(1741 年),由西北里庄卜居於此。”以姓氏、地貌取名。

胡马庄(Húmǎ Zhuāng)胡马庄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南7.4千米。韩(旺)公路经村前。村民委员会驻地。714 人,9 个姓氏,江姓居多。总面积 265.62 公顷,耕村民委员会驻地。315 人,12 个姓氏,胡姓居多。总面积 107.37 公顷,耕地 9.39 公顷,属河谷平坦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等。据村西玉皇庙碑为重修立石刻:“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胡风州碑记年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以姓氏取名。考古发现,该村古遗址属战国、汉、宋时期,2012年 7 月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裕华(Yùhuá)裕华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12.2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832 人,10 个姓氏,任、王姓居多。总面积 217.18 公顷,耕地 13.42 公顷。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明万历十三年(1585 年)殷氏祖迁此建村。1967年在此建国营山东裕华修配厂, 百货商店、邮局、银行、粮站、旅馆、饭店相继建立。双星集团在此建立分厂。农历四、九逢集,为西里镇西部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班车通临沂、郯城、南麻,济南,泰安,莒南,日照、潍坊等地。因峪内产滑石得名滑石峪。1996 年 11 月,县政府发文将该村更为现名。2001 年前为金星乡政府所在。

江家峪(Jiāngjiāyù)江家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5.2 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451 人,9 个姓氏,徐、朱姓居多。 总面积128.66公顷, 耕地15.94公顷,属山岭地带,多梯田,缺水源。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花椒、苹果、桃、杂粮等。清雍正年间(1723—1735 年),蒋氏迁此立村,取名蒋家峪。后沿革为现名。为区别前村,人们也称后江家峪。

前江家峪(Qiánjiāngjiāyù)前江家峪位于后江家峪南部,与江家峪组成村民委员会。124 人,5 个姓氏,徐姓居多。耕地 11.8 公顷,属山岭地带,多梯田。

据徐氏碑纪年为“清咸丰五年(1855 年)。”以方位、姓氏取名。

石匣峪(Shíxiáyù)石匣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3.4千米,红山子西麓。村民委员会驻地。262人,9个姓氏,张姓居多。总面积 160.21 公顷,耕地 17.08 公顷,属山岭地带,多梯田地。堰边花椒树为本村一大优势。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

相传明朝初年(1368年)李氏迁此建村。以村内两处山泉取名双泉官庄。后以村西山崖处巨石陷落,留有匣状深坑,更为现名。

金星头(Jīnxīngtóu)金星头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10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2202 人。13 个姓氏,张氏居多。总面积 373.09 公顷,耕地 56.01 公顷,属山岭地带,部分河谷平地为水浇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农历一、六逢集。为原金星乡政府驻地。

南宋淳熙六年(1179 年),张氏迁此建村。以产黄金取名金星头村。人们常简称金星。

西沟(Xīgōu)西沟位于金星村北部。与金星组成村民委员会。140 人,5 个姓氏,郝姓居多。耕地 8.53公顷,属山岭地带。清代建村。以位于金星头村通柳枝峪大路以西的山沟而得名。

黄草沟(Huángcǎogōu)黄草沟位于金星北部。 与金星组成村民委员会。150 人,5 个姓氏,公姓居多。耕地 11.33 公顷,属山岭地带。 明代建村。 以山沟内野生黄草多, 故名。

下院(Xiàyuàn)下院位于金星村西部,与金星村组成村民委员会。236 人,4 个姓氏,张姓居多。耕地13.33 公顷。居民大部分由金星村迁此。

据伊氏碑载:“吾伊氏原籍蒙邑北烟庄也,公祖於民国二年(1913 年)迁至沂邑西北金星头村。”该村位于金星头下方,又以村内马家泉自流灌溉菜园百余亩,取名下园。后沿革为现名。

抗洞洼(Kàngdòngwā)抗洞洼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9.5 千米,樱桃崮东麓。村民委员会驻地。1066 人,3个姓氏,周姓居多。总面积 351.52 公顷,耕地49.21 公顷,属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桃、苹果、葡萄、花椒等。清代建村。

据《周氏谱》记载:“清康熙九年(1670 年),周始祖从周家上庄迁此。”以村旁地势多土梁深沟状似炕洞,取名炕洞洼。后沿革为现名。

北峪(Běiyù)北峪位于抗洞洼北部,与抗洞洼组成村民委员会。195 人,8 个姓氏,蹇姓居多,耕地12.67 公顷,属山岭地带。

据《蹇氏谱》载: “清咸丰七年 (1857年) , 蹇圣克迁此立村。 ” 以方位、地貌取名。

西峪(Xīyù)西峪位于抗洞洼西部,与抗洞洼组成村民委员会。236 人,7 个姓氏,彭姓居多。耕地15.67 公顷,属山岭地带,水源缺乏。清代建村。

据《彭氏谱》载:“清乾隆年间迁此居住。”以方位、地貌取名。

南坡(Nánpō)南坡位于抗洞洼南部,与抗洞洼组成村民委员会。402 人,6 个姓氏,田姓居多。耕地 25.13 公顷,属山岭地带。

据《董氏谱》载:“明崇祯年间,始祖迁此居住。”以方位、地貌取名。

黎明(Límíng)黎明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8.1 千米,菸台顶之阳。 村民委员会驻地。 310人, 6个姓氏,任姓居多。总面积 126.01 公顷,耕地 17.03公顷 , 属山岭地带,峪内多泉。以经营林果业为主, 产苹果、 桃、 葡萄、 柿子、 花椒等。

据 《任氏谱》载:“祖籍博山县夏庄,始祖讳可槐,于明朝崇祯年间迁此。”以地貌取名笊篱坪。属西王家庄居民点。1960 年自立为村,更为现名。

柳花峪(Liǔhuāyù)柳花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13 千米,王葫芦山之阴。村民委员会驻地。630 人,12 个姓氏,邱、郝姓居多。总面积 226 公顷,耕地 19.88 公顷,属山岭地带,多梯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柿子、苹果、桃、葡萄等。花椒为本村优势。

据《郝氏碑》载:“吾郝氏,蒙邑派庄人也, 自同治年间迁居于此百有余年。 ”峪内泉水常流,多植柳树。故名。

黄土坪(Huángtǔpíng)黄土坪位于柳花峪北部,和柳花峪组成村民委员会。196 人,2 个姓氏,谢姓居多。耕地20 公顷,属山岭地带。村内有泉,饮用灌溉方便。清代建村。

据《谢氏谱》载:“吾谢氏,祖居新泰小官庄。 清康熙年间, 太高祖讳桂生公,移至沂水县西北乡黄土坪庄。”以地貌取名。

柳枝峪(Liǔzhīyù)柳枝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9.7 千米,莱(钢)——韩(旺)公路北侧。村民委员会驻地。1557 人,9 个姓氏,丁姓居多。回族人口占多数。村内设有清真寺,为附近村回民宗教活动中心。寺内住持阿訇、海里凡数人。总面积412.5公顷, 耕地50.3公顷, 属山岭地带。村内多山泉, 饮用灌溉便利。 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回民多经营皮毛加工业。明代建村。

据丁氏谱碑载:“丁氏者,原籍冀州枣强县人, 因元末山东大乱, 人烟稀少,吾祖奉诏迁居章丘城, 至祖复迁沂水柳枝峪庄。 ”以小河边常年流水, 柳树茂盛, 树枝接地, 故名。

上马连峪(Shàngmǎliányù)上马连峪位于柳枝峪北部,与柳枝峪组成一个村民委员会。 93人, 2个姓氏, 马姓回族居多。耕地 4.87 公顷。明末马氏迁此建村。以马姓取名马连峪。为区别中庄乡马连峪,更为现名。

金家山(Jīnjiāshān)金家山位于柳枝峪北部山岭,与柳枝峪组成村民委员会。90 人,3 个姓氏,回族金姓居多。耕地 4.93 公顷,属山岭地带。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 金光德迁此建村。 以姓氏、 地貌取名。

羊角石(Yángjiǎoshí)羊角石位于柳枝峪东南部,与柳枝峪组成村民委员会。245 人,5 个姓氏,回族麻姓居多。耕地 14.27 公顷,属山岭地带。

清乾隆年间麻氏迁此建村。以村旁路边大石上有四个山羊角印而取名。

茂子峪(Màozǐyù)茂子峪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12.5 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1796 人,19 个姓氏,赵姓居多。总面积 425.66 公顷,耕地 92.81 公顷,属山岭地带。以经营林果业为主 , 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清代建村。

据齐氏谱碑载:“吾齐氏原籍沂南桃花峪庄人氏,自道光年间迁入高崖,又移于茂子峪东山。”以人财两旺吉祥言取名。

学生沟(Xuéshēnggōu)学生沟位于茂子峪村北,与茂子峪组成村民委员会。346 人,18 个姓氏,张姓居多。清咸丰年间建村。 以村民盼望出文人, 取名学士沟。后沿革为现名。

认子峪(Rènzǐyù)认子峪位于茂子峪东北部。与茂子峪组成村民委员会。269 人,16 个姓氏,左姓居多。耕地 22.13 公顷,属山岭地带,域内多山泉。

相传明代建村。据公氏碑载:“吾公氏始祖原籍蒙阴上土门人。于光绪年间迁移在沂水西北乡认子峪村,已历数世矣。”因地处山阴取名阴子峪。后沿革为现名。

左家岭(Zuǒjiālǐng)左家岭位于茂子峪东部,与茂子峪组成村民委员会。129 人,4 个姓氏,左姓居多。清同治六年(1867 年)左国玉从左家旁峪迁此立村。以姓氏、地貌取名。

任家峪(Rènjiāyù)任家峪位于茂子峪东南部,与茂子峪组成村民委员会。119 人,5 个姓氏,任姓居多。耕地10.2 公顷。清同治九年(1860 年),任氏祖从博山县夏庄迁此立村。以姓氏、地貌取名。

南拐(Nánguǎi)南拐位于茂子峪南部,与茂子峪组成村民委员会。400 人,14 个姓氏。孙、齐姓居多。耕地26.73公顷,属山岭地带。 清光绪四年 (1878年)孙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处于南峪向西拐的地方,故名。

梅家庄(Méijiā Zhuāng)梅家庄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13 千米,猫头崮西麓。村民委员会驻地。777 人,9个姓氏,刘姓居多。总面积 248.62 公顷,耕地53.27 公顷。

相传明代梅氏迁此建村。桥碑记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梅兴鲁书:“兹有沂水城之西距百里曰梅家庄。 ” 村以姓氏取名。2015 年获得市级社会维稳先进单位。

老子崖(Lǎozǐyá)老子崖位于梅家庄东北部,与梅家庄组成村民委员会。300 人,7 个姓氏,王姓居多。耕地 23.33 公顷。

据《刘氏谱》载:“清乾隆十七年 (1752年) , 刘氏从蒙阴姜家庄迁此立村。 ”以山上曾建有老子庙得名。

苗庄(Miáo Zhuāng)苗庄村位于西里镇政府驻地西南 2.3 千米,韩王崮之阳。 村民委员会驻地, 2197人, 19个姓氏,江姓居多。 总面积498.12公顷, 耕地60.47公顷,属山岭平坦地带,河谷平坦地为水浇田。以经营林果业为主,产苹果、桃、葡萄、花椒等。

据清康熙十年修 《沂水县志》 载: “九曲水 (即苗庄河)又低苗庄折而北至梭背岭。”现存庙碑记年“明崇祯四年(1631 年)”重修监司时所立。因村内有古庙一座,取名庙庄。清光绪年间沿革为苗庄。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783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