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上杭县蛟洋傅姓人的红史故事

来源:上杭县人民政府网

                                   傅 先 庆

[转载题记] 本文原稿《上杭县蛟洋傅姓人物群体的故事》10节1万字,是为《福建傅氏通谱》的撰稿。被录7节5500字(未录入中共党员和革命烈士名录以及坎坷经历3节),以《上杭蛟洋傅姓人的革命故事》为题(刊后改为红史故事),刊于《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7月)第14期。 原稿认为,记载傅氏宗族成员以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事实践活动的突出成果,是傅氏文化的精华;其中,为国为民的政治历史的重要记录,是傅氏文化的核心;欲将傅氏文化、闽西苏区史、乡村社会史结合起来的蛟洋特殊个案,进行某些细部探索和记载(而讲红史是不分姓氏宗族的)。记述这些故事不是历史碎片而是历史逻辑线上的“串珠”,不只是重复老故事而且想表达一点新意。依据土地革命、武装割据、建立苏经维埃政权的历史任务,1928-1930年蛟洋革命实践已经实证:蛟洋农民暴动是成功之举。在当年福建苏区乡村中, 傅姓与非傅姓蛟洋的经历多么丰富、全面、深刻而又有后来的特殊遭遇与曲折!还20世纪蛟洋的历史真颜,“复活历史的生命”,真诚敬重为国为民努力奋斗的前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历史责任!留给后人的真实历史在政治上是呈中性的,可任人去评说,也有鉴史明世的意义。以下是刊文(打横杠文字是刊后恢复的)。

蛟洋是1927年在上杭县农村第一个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乡村;是1928年揭开上杭武装斗争序幕的乡村;是当时闽西苏区火红的中心区。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子恢、谭震林、罗瑞卿在内的新中国开国英雄,许多人在这里留下永不磨灭的足迹。20世纪的蛟洋,为了独立、统一、民主、法治、文明、富强的现代中国的理想得以实现,百姓几代人作了巨大贡献,承受巨大牺牲。

       蛟洋农民举旗暴动 揭开上杭武装斗争序幕

1928年6月25日,军阀郭凤鸣调遣驻上杭的钟铭清两个营和连城的罗藻一个补充团,围攻蛟洋。面对敌强我弱的阵势,上杭县委书记和中共党员傅柏翠指挥,集合北四区蛟洋农民自卫军2000多人,用200支单响枪和鸟枪土铳、梭标大刀等,同两路来犯蛟洋的军阀武装在蛟洋村口黄柰岗打仗。蛟洋举旗暴动,揭开了上杭武装斗争的序幕,促进蛟洋红军队伍加快建立和蛟洋地区成为火红的苏区,为当年闽西苏区和红四军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蛟洋暴动当天下午,傅柏翠率蛟洋农民军退入山间。接连三天蛟洋被军阀烧抢杀,烧光80多幢房屋;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五)三、四百敌人窜入蛟洋,又烧100多幢房屋。蛟洋傅姓人家前后被烧200多幢房屋,财物含家藏的各类文物文献,损失殆尽,平民男女十数人被杀,还有武装人员牺牲。(次年毛泽东到蛟洋,在经费困难情况下仍亲手筹拨300银元救济受害的蛟洋百姓。)蛟洋百姓受难不低头,在傅柏翠带领下,农民军与百姓一体,在方园30-35公里区域内游击战,与敌周旋。7月中旬,傅柏翠奉命率蛟洋武装队伍去永定县整编,中共福建省委特派员王海萍宣布,福建红军总指挥王海萍、副总指挥傅柏翠。傅柏翠率部相继参加支援永定暴动、攻打龙岩白土和县城、永定埃市和上杭稔田等战役。8月间中共闽西特委决定分兵活动,张鼎丞率部去平和县方向,傅柏翠率部于9月初回到蛟洋。这时,军阀郭凤鸣换调黄月波营盘踞在蛟洋村外4公里处。傅柏翠部利用家乡条件发展游击战,不断打击敌人,壮大自己,终于逼走了敌人,到11月间完全收复被敌占踞数月的蛟洋。

       蛟洋组建红军 北四区成为赤色世界

为家乡的保安计, 蛟洋1922年组织的村“民团”,到1928年初改编为本乡农民自卫军。当年7月,参加蛟洋暴动的农民自卫军奉命开赴永定,整编为红七军十七师第55团,团长傅柏翠,党代表陈锦辉。8月,第55团与张鼎丞为团长的第57团合编为第58团,团长张鼎丞、党代表傅柏翠。9月初傅柏翠率部回蛟洋。12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的福建省委候补书记罗明赶到蛟洋,向北四区的党员传达“六大”精神,要求总结经验,继续发动武装斗争,尽快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并组编一个精干的“红军教导队”。傅柏翠立即召集北四区中共党员和武装队伍在蛟洋文昌阁开会,传达罗明书记的指示,并选定历经磨练的青壮年人30余人,组成蛟洋“红军教导队”,配备了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好枪。接着,傅柏翠自带这支精干武装,连续三次出击取胜。1928年底,北四区蛟洋整体成为赤色世界。

1929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派曾省吾、罗瑞卿来蛟洋任军事教官,训练和整编红军和农民自卫军。5月26日北四区武装在蛟洋文昌阁广场成立红军第59团,团长傅柏翠,党代表曾省吾,参谋长罗瑞卿。6月中旬,傅柏翠率红59团去连城新泉参加红四军整编。红四军前委决定以上杭、龙岩、永定武装为基础扩编组建红四军第四纵队,其中以第59团为主干编为第七支队,以永定武装为主干编为第八支队。第四纵队首任司令傅柏翠(后任纵队党代表),党代表李力一,参谋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谭震林。蛟洋许多傅姓与非傅姓子弟成为第四纵队第七支队的骨干。1929年夏,北四区20多个乡村先后成立各乡苏维埃政府。

       蛟洋革命武装参加“三克龙岩城”“三打铁上杭”

1929年红四军入闽,经过三次大仗,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第一仗是3月14日在长汀长岭寨,击溃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2000余人,击毙罪恶极大的郭凤鸣; 第二仗是三克龙岩城, 消灭军阀陈国辉旅;第三仗是攻打“铁上杭”, 全歼军阀卢新铭部。蛟洋革命武装参加了后两仗。

1929年5月21日晚,傅柏翠、曾省吾接紧急信,提灯赶到连城县庙前,会见毛泽东和朱德,并接受“侦察和阻击尾追之敌”的任务。5日22日,红四军经上杭古田乡直奔龙岩,第一次攻克龙岩城,这便有毛泽东的“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诗篇。毛泽东随即转兵永定。其时,傅柏翠派人连续7次将书面的敌情报告,急送45公里外的龙岩,不料被龙岩县委书记谢某搁置,致红四军失去向漳州方向推进的机会,谢某即被撤了职。

因得悉龙岩城内仍有陈国辉留守部队,朱德、毛泽东令红四军第三纵队从永定坎市出发攻打龙岩城。1929年6月2日,傅柏翠、曾省吾、罗瑞卿奉命率红59团进入龙岩东宫山。下午3时,伍中豪(司令员)、蔡协民(党代表)、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率三纵从龙岩城西门发起攻击;红59团从东门攻入,黄昏时候便与三纵队胜利会合。守敌刘烈波逃走。6月4日,傅柏翠在龙岩龙门会见毛泽东,并报告上杭白砂驻敌情况。6月7日,红四军及傅柏翠的红59团分三路向白砂进攻,一举摧毁了军阀卢新铭旅在上杭东北部的据点。6月12日林彪率一纵队去才溪等地策动农民暴动,然后去新泉会合。

6月中旬,红四军在连城新泉进行了整编。6月19日晨,朱德指挥三克龙岩城的战斗,一举消灭军阀陈国辉的全部嫡系。傅柏翠率第四纵队,17日从连城新泉开拔,18日夜驻龙岩考塘,19日晨越过尤门,遇龙岩城内逃敌便将其消灭。21日,龙岩城中山公园举行两万人大会,庆祝消灭军阀陈国辉旅的胜利。

1929年8月初,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转向闽中,林彪率第一纵队去永定方向,傅柏翠率第四纵队在连城-龙岩间一线活动。中共闽西特委和上杭县委决定,要消灭盘踞上杭城的军阀卢新铭2000余敌,实现全县一片红,遂集合全县武装,由傅柏翠任总指挥,谭震林、刘端生任副总指挥。傅柏翠还被任命为上杭县临时苏维埃主席。

8月19日,红四军第四纵的一个支队和东路、北路赤卫队及近郊农民,号称“八千人攻打上杭城”,围城三天,守敌紧闭城门,未克。8月27日,再组织武装两万余人攻打上杭城,人多势众,但武器低劣,经一夜又半天的战斗,未克。 9月18日,朱德从闽中返回,率领红四军和上杭县各路武装队伍会合,在杭城北郊马蹄山设指挥部,林彪、刘安恭、伍中豪、胡少海、罗荣桓、傅柏翠、谭震林等聚于朱德面前,接受从各城门攻打上杭城的任务。傅柏翠、罗瑞卿指挥四纵攻东门。这次战斗一举攻进三面环水、城墙坚固、400年来无人攻破过的“铁上杭”,全歼卢新铭部。参加秋收起义的老战士、帮助训练蛟洋农军和红军、红四军第四支队长曾省吾,为追击卢新铭竟牺牲在汀江岸。卢新铭被消灭,闽西苏区便连成了一片。此时,傅柏翠被红四军前委任命为肃反委员会主席。10月傅柏翠又被推举为上杭县赤卫总队队长。

       蛟洋民众全力支持“蛟洋红军医院”

1929年6月8日在上杭白砂,毛泽东对傅柏翠说:蛟洋一带赤色基地比较巩固,你回去设立红军医院,将沿途负伤和染病的红四军伤病员接去蛟洋治疗。傅柏翠即派人实施,使用蛟洋石背傅家祠堂设医院(院址距蛟洋文昌阁1500米),取名“蛟洋红军医院”(又称闽西红军后方医院)。毛泽东参加了医院成立大会。其时,中共北四区委员会奉命外出接运伤员。区委书记傅希孟率蛟洋民众数百人,翻山越岭,把江西南下福建沿途安置的红军伤员180多名,顺利地用担架抬来蛟洋治伤、疗养。

蛟洋红军医院由红四军军部原副官陈永林首任院长,王俊恒任党代表兼中医。蛟洋苏维埃政府派傅庆奎任医院事务长、傅锡奎任会计;还从所在地区请来西医、中医和伤科及民间医师,蛟洋本村傅赞谟便是主要医师之一。蛟洋派入的医务和事务人员,不受医院报酬,一律由当地苏维埃政府支付其生活费。每逢节日,苏区为医院送去肉、禽、蛋、蔬菜、布鞋等慰问品。附近民众热心义工,为医院上山砍柴、烧火做饭,或做豆腐豆花、糈面,或洗衣洗涤用品,或为伤病员理发。有的伤病员医治无效去世,区苏维埃政府为之置棺材、举行葬礼。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子恢等,都去过医院慰问伤病员。蛟洋红军医院历时只半年,前后收容治疗伤病员300人。

1930年1月,三省敌军“围剿”, 红四军转战江西,敌军已逼进蛟洋村外15公里处。蛟洋苏维埃政府紧急动员民众,组织担架队转移红军医院的全部伤病员。先越过大山,转移到古田乡的小吴地,以后转送龙岩方向。

      1929年中共闽西“一大”在蛟洋举行

蛟洋地方政治上相当纯洁。20世纪土地革命之前,没有当地的反动势力或以反动势力为背景的政治势力,也没有土匪势力。1928年蛟洋暴动之后,傅柏翠率部开展游击战争的前后半年间,区内及其外围的投机助敌、害民的个别坏人已被肃清。进出蛟洋地区只走山路而没有公路,来往的人们都安全。1929年毛泽东和红四军许多将领以及闽西的许多革命者,在“受围剿”的局势下,来往或居住于这里都很安全。

1929年7月20~29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蛟洋文昌阁召开,毛泽东、谭震林、江华、蔡协民、曾志等参加了大会。在毛泽东指导下,大会制定了“坚决领导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割据而奋斗”的总路线,并选举新的闽西特委。这个总路线指导闽西革命实践20载。

1929年7月29日,陈毅、朱德赶到蛟洋, 在文昌阁举行红四军前委紧急会议,由前委书记陈毅主持,研究和部署粉碎“三省会剿”的任务,并决定由陈毅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朱德代红四军前委书记,林彪、傅柏翠为常委。

      两位蛟洋代表出席“古田会议”

上杭县其时的行政建置,古田为北五区,蛟洋为北四区(后一度合为古蛟区)。古田乡是由两山岭所夹的狭长谷地,内布7个村;两端进出口分别是北四区蛟洋的苎园村、烂石峡和郭车、苏家陂村,形成守关之势;群众基础好,傅柏翠也力助。1929年12月在国民党“会剿”军队三路逼近的状况下,红四军四个纵队官兵4000人,进驻古田20余天,安然无羌地进行军事整训和筹备并举行“九大”。

1929年12月28日~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著名的“古田会议”)在此举行。傅柏翠派蛟洋北四区的两名中共党员傅增来和袁国嘉出席了古田会议。古田会议刚结束, 毛泽东专程前来蛟洋,先到蛟洋红军医院探望了伤病员,布置红军撤离后对他们的安置,并在蛟洋乡苏维埃政府了解合作社等情况。毛泽东还在蛟洋乡苏维埃政府的办公楼楼上,开了两个小时的小型会议,参加会议的是入党时间较长的同志:傅兆勋、傅燕兹、傅增来、傅希孟、傅松辉、傅岩湘等。

       傅柏翠与毛泽东交谊的故事

1929年5月21日晚间,傅柏翠赶赴连城县庙前首次会见毛泽东,此后7个多月,与毛泽东较频繁地交往。毛泽东看重和尊重傅柏翠,称之“闽西傅先生”,赞他“文质彬彬,却是能打仗的猛将”。

1929年6月22日,在龙岩城公民小学匆促举行红四军党的“七大”,会议只开一天,选举毛泽东、傅柏翠在内的前委委员13人,还越权选举陈毅为前委书记。当日傅柏翠骑马赶到会场,见到毛泽东、朱德、陈毅、刘安恭在激烈争论。会后,毛泽东离开了红四军前委领导岗位。傅柏翠和邓子恢邀请他去蛟洋暂住,一边指导闽西地方工作一边养病(治疟疾),毛泽东欣然同意。7月8日,毛泽东率谭震林、蔡协民、江华、曾志、贺子珍从龙岩动身,步行两日到达蛟洋,住进蛟洋文昌阁。

中共闽西一大结束,毛泽东去蛟洋北四区的苏家陂村。8月初,北四区派人护送毛泽东去上杭东二区的大洋坝村(红四军一纵队部当时驻此)。傅柏翠得悉毛泽东离开红四军时身上仅有5块钱,便同谭震林赴大洋坝看望毛泽东,并从四纵的公积金提取100元给毛泽东去永定调查与治病备用,毛泽东不受,嘱退还四纵队。

1929年10月9日,毛泽东从从永定县合溪动身,当天傍晚到达上杭县城,住进临江楼。毛泽东与红四军朱德等将领会见。邓子恢、傅柏翠、蔡协民、谭震林、李立民都来见毛泽东,大家共度重阳节。傅柏翠与毛泽东谈论闽西形势,还讨论咏菊诗。毛泽东颇有感慨,在此写下《采桑子? 重阳》一词。

10月20日红四军主力去广东东江,傅柏翠率四纵的一个支队驻守上杭。21日敌金汉鼎部从武平向上杭袭来。经局势分析,红军决定退守杭城。由胡少海率四纵支队到汀江东岸。傅柏翠组织机关和伤病员撤离,他忙到22日凌晨才过汀江。到了东岸,看到体质仍虚弱的毛泽东和一勤务员尚未离去,而远处传来枪声。傅柏翠急忙请水西渡党支部派人用担架送毛泽东速撤,他在石灰岭布置赤卫队一个连防敌追击。傅柏翠在将军桥赶上毛泽东,即把自己的骑马让毛泽东骑走,他留守将军桥。次日,傅柏翠在白砂“乐育学校”找到毛泽东,毛泽东笑着说“你的马怕水牛,跳起来把我掀到水田里。”毛泽东同意傅柏翠回蛟洋布防,以免腹背受敌,他随闽西特委人员去苏家陂村。

1929年11月18日,红四军在上杭官庄召开前委会议。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前敌委员会书记陈毅从上海回到闽西,在会上传达中共中央“九月来信”精神,并致信毛泽东转达中央指示,派员接毛泽东回红四军。毛泽东这时基本病愈,11月24日离开苏家陂,在蛟洋住一宿。毛泽东由傅柏翠派人护送到连城朋口,遇红四军的接应人员,便随之直赴汀州,26日到达红四军驻地,28日主持红四军前委开会。贺子珍与曾志仍暂住蛟洋。

1929年 12月中旬,红四军由连城新泉移驻古田乡。12月28日~29日举行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傅柏翠收到要他参加“九大”的通知,于12月26日到古田会见毛泽东,并以贺子珍名义送去鸡蛋、糈面,贺毛泽东36岁生日。但傅柏翠赶回蛟洋,因天寒地冻,次日便未赴会。

古田会议刚结束,毛泽东专程前来蛟洋,当夜宿住傅柏翠家中并促膝长谈。毛泽东力劝傅柏翠随红四军行动,傅柏翠固执地要留在本乡。毛泽东没有强求,却对傅柏翠未能同行非常惋惜。1930年1 月9日毛泽东离开古田,在率红四军第二纵队北进的行军途中依然惦记傅柏翠,吟词中有句“雪里行军无翠柏”。

1930年1 月上旬,毛泽东派人把待分娩的贺子珍送到蛟洋傅柏翠家中,并嘱贺子珍若愿意就住傅家分娩,或由闽西特委机关安置。贺子珍在傅柏翠家住一宿,次日便由闽西特委为她安排去龙岩小池乡,后转龙岩一教会医院分娩。

1931年11 月在瑞金出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毛泽东,询问到闽西“肃社党”和傅柏翠的情况,说:应该团结、尊重傅柏翠,他留在闽西,作用会更大的,可惜呀!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谈及闽西傅柏翠等建立苏维埃。1950年春,毛泽东从北京给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电话,关切地询问“闽西的傅先生”(傅柏翠)近况,说“我们请他出来工作嘛”。此后,傅柏翠前后任过福建省人民法院院长、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等职。

[转载附记] 为完整记述1929年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七大到九大(古田会议)期间的行迹,特将8—9月间毛泽东去永定的日程加以附记: 1929年8月初毛泽东离开蛟洋文昌阁,先去蛟洋北四区苏家陂村,再去上杭东二区大洋坝。这时朱德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转向闽中,林彪率第一纵队去永定方向。一纵队部驻大洋坝,王良、粟裕所率一支队在永定县金丰大山活动,永定岐岭乡一带苏区已连接成片。数日后,毛泽东从大洋坝进入永定县虎岗,经堂堡去石岭乡住十余天。8月21日进入永定金丰大山东南边沿的岐岭乡,住小山村牛牯扑;为了安全和安静,几天后转住村北青山下专搭的竹寮,毛泽东为之取名并题书:饶丰书房。粟裕悄悄布置一个排和金丰教导队驻其附近警卫。9月17日,广东大埔来敌分两路扑向金丰大山。粟裕率部阻敌并即安排毛泽东转移,岐岭乡党支书指派4人急送毛泽东到安全地带,转住上石垅村。9月下旬在上湖雷的塘下村住十余天, 10月初去合溪住石塘里村, 10月9日从合溪去上杭县城住进临江楼。

  (2011.6.25 编撰。主要参考资料:《傅柏翠》,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等)

[作者简介]傅先庆:男,福建省上杭县人,74岁,1958年大学本科毕业。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福建省社会科学系列)。从事高等教育实践与研究50载。实职性参加省级和全国性社会学术团体10个。自著和主撰(合作)专著8本,发表论文200多篇。现为《福建傅氏通谱》总纂、《中华傅氏通谱》副主编。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820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